2023年全球TOP10醫療器械企業產品管線布局情況分析
通過查詢2023年全球TOP10醫療器械企業(詳見表)的官網,梳理各企業在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獲批的產品管線,同時盤點各企業在公開資料中提及的研發管線,按照疾病大類將產品管線進行分類整理發現,心血管、普外科、骨科、神經科是海外醫療器械巨頭布局多、競爭激烈的板塊。
心血管領域是在研新產品最多的板塊,不同公司共有6款全新產品在研,分別是脈沖電場消融(PFA)系統(強生)、TMVR(經導管二尖瓣置換術)系統(美敦力)、TMVr(經導管二尖瓣修復術)系統(美敦力)、TTVR(經導管三尖瓣置換術)系統(美敦力、雅培)、TTVr(經導管三尖瓣修復術)系統及起搏器高血壓療法(美敦力)。需要關注的是,美敦力的人工心臟HVAD系統由于比雅培的同類別設備具有更高的卒中率和死亡率,于2021年6月退市。但根據最新的FDA PMA(上市前批準)公示信息,該產品可能于近期進行優化并重新申請上市。
在普外科領域,美敦力和強生都在進行手術機器人的研發,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海外行業巨頭對于手術機器人的“偏愛”。在已上市產品中,腹腔鏡手術系統和結扎裝置、內窺鏡治療系列產品、皮膚黏合劑、疝修補片及固定裝置均有3家及以上企業布局。其中,腹腔鏡手術系統和結扎裝置布局企業最多,分別為美敦力、強生、BD醫療及史賽克4家企業。
在骨科領域,同類別產品競爭最為激烈,骨移植替代物、術前規劃系統、解剖模型、骨科手術內外固定系列產品、骨水泥系列產品等多款產品,美敦力、強生、史賽克3家企業均有布局。該領域暫無在研產品和即將上市產品。
在神經科領域,也沒有在研產品和即將上市產品。已上市產品中,企業布局較多的管線是神經介入導絲/導管/球囊/微導管/支架、腦卒中血栓抽吸系統和硬腦膜修復材料。
總體來看,大部分企業都在針對已上市產品進行更新升級。據了解,在全新產品/技術的管線開發方面,醫療器械企業主要以收購為主。
2022年11月初,強生宣布與心臟泵制造商Abiomed達成收購協議,初步合約估值為166億美元;今年4月初,強生和Shockwave醫療宣布達成最終協議,強生將以每股335美元的價格現金收購Shockwave的所有流通股,兩次收購意在分別補充強生心室輔助裝置和沖擊波治療產品管線。
2023年2月初,雅培宣布計劃收購Cardiovascular Systems(CSI),以補充動脈粥樣硬化旋切技術平臺。
上述企業收購行為表明,當前全球醫療器械創新面臨困境,大的細分市場研發空間較小、難度較高,創新技術更多可能在更早期的公司或者實驗室中誕生。
值得關注的是,按有源醫療器械和無源醫療器械進行分析,除了骨科外,在其他三個領域有源醫療器械均占據了大部分市場份額。與無源醫療器械相比,有源醫療器械零部件更多,對于材料的要求更高。如果想實現供應鏈自主化,有源醫療器械的研發難度更大。因此,國內醫療器械企業在有源醫療器械研發領域,需要更多關注零部件及核心原材料自主化。
(作者單位:新型生物材料與高端醫療器械廣東研究院)
(責任編輯:周雨同)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33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082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