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進出口總額達410.9億美元,貿易順差71.1億美元——我國醫療器械外貿穩基盤拓增量
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我國醫療器械進出口總額達410.9億美元,同比增長1.1%。其中,出口總額為241.0億美元,同比增長5.0%;進口總額為169.9億美元,同比下降3.9%。2025年上半年實現貿易順差71.1億美元。
總體來看,2025年以來,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市場環境,我國醫療器械外貿依托穩固的產業根基與供應鏈韌性,保持平穩運行。
出口規模持續增長 外需呈現穩中有升態勢
2025年上半年,我國醫療器械出口總額為241.0億美元,相較2024年同期的229.8億美元,增長5.0%。結合2024年我國醫療器械出口總額同比增長7.3%的情況來看,2025年上半年我國醫療器械出口規模增長態勢得到延續。
從月度出口數據來看,2025年上半年,除2月受節日因素影響外,在其余月份,我國醫療器械出口額均保持增長態勢(詳見圖1)。這一態勢表明行業外需基本盤總體穩固。
圖1 2025 年上半年我國醫療器械月度出口情況
(數據來源: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根據中國海關數據統計,下同)
值得關注的是,4—6月,我國醫療器械對美國的出口額同比均為負增長,尤其在4月、5月降幅顯著。盡管6月我國醫療器械對美國的出口額環比得到回升,但2025年上半年我國醫療器械對美國出口額同比仍下降4.41%。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除美國以外的市場普遍需求旺盛。
出口結構不斷優化 四大細分類別增幅明顯
從主要細分類別來看,2025年上半年我國醫療器械產品出口呈現不同態勢。除保健康復用品出口額同比微跌外,其余四大類別產品出口均實現了較為顯著的增長(詳見圖2)。
圖2 2025 年上半年我國醫療器械各細分類別出口情況
醫院診斷與治療類產品的出口額達112.3億美元,同比增長8.2%。其中,治療用呼吸器具、內窺鏡、人造關節、核磁共振成像裝置、閃爍攝影裝置、人工腎、有創式呼吸機、其他人造人體植入物以及手術機器人等高科技產品出口額實現大幅增長。總體而言,隨著我國醫療技術與制造能力的提升,相關產品憑借性價比優勢持續在全球市場滲透,并不斷向技術密集型方向轉型,提升了行業的國際競爭力。
一次性耗材類產品出口額增勢同樣明顯,同比增長8.0%,達52.7億美元。其中,橡膠手套、血管支架以及其他人體支架等產品增長明顯。
保健康復用品的出口量同比增長9.7%,但出口均價同比下跌了10.2%,在此影響下,出口額同比下降1.5%,為46.8億美元。其中,按摩器具作為非醫療剛需類產品,受國際市場不確定性因素影響較大,企業被迫采取以價換量的出口策略,出口價格同比下滑6.0%,出口數量小幅下降0.2%,出口額同比下降6.2%,為21.1億美元,成為拉低保健康復用品出口額的最大細分品類。
醫用敷料類產品的出口額為20.2億美元,同比增長5.6%。特別是高端醫用敷料和漸緊壓襪類產品,出口增長勢頭強勁,對歐美市場的出口繼續保持高增長。
口腔設備與材料類產品依舊延續顯著增長態勢,出口額達9.0億美元,同比增長9.6%。從量價關系來看,出口量同比增長8.9%,出口均價同比上漲0.7%,實現了量價雙升。其中,牙科器具、假牙以及牙科用X射線應用設備等產品的出口額實現大幅增長。
市場布局多元化 產品價值壁壘加速構建
2025年上半年,我國醫療器械前十大出口市場出口額占醫療器械出口總額逾五成。
美國穩居我國醫療器械出口市場首位(詳見表1),出口額為51.67億美元,占醫療器械出口總額的21.44%,但同比下滑4.41%,市場份額較2024年同期收縮2.26%。
表1 2025 年上半年我國醫療器械前十大出口市場情況
日本和德國分別位居第二、第三位。其中,我國對日本的醫療器械出口額為13.70億美元,同比增長3.29%;對德國的醫療器械出口額為13.49億美元,同比增長12.58%。
值得關注的是,2025年上半年,除對美國、荷蘭、澳大利亞的醫療器械出口額同比出現下滑外,我國醫療器械前十大出口市場中其余七大市場均實現同比增長;我國對英國的醫療器械出口額更是實現同比增長16.23%,增幅最大。
在出口市場實現增長的同時,我國技術密集型品類逆勢突破:在國產自主創新支撐下,外科精密儀器、新一代導管及高端敷料等高附加值產品對美國出口額顯著增長,同類產品在認證壁壘嚴苛的德國、英國等市場亦同步擴張,這標志著國產醫療器械正實質性突破發達國家和地區的技術準入壁壘。
歐盟市場值得關注,我國醫療器械對歐盟的出口額增速顯著高于整體市場醫療器械出口水平。2025年上半年,我國醫療器械對歐盟的出口額達47.1億美元,同比增長11.2%。在我國醫療器械出口歐盟前十大市場中,除荷蘭外,其余九大市場的出口額均實現正增長,其中德國、法國、波蘭、比利時、希臘、丹麥出口額的同比增速均超10%。這凸顯出歐盟對我國醫療器械產品需求的良好復蘇態勢,以及我國醫療器械產品在歐盟市場的滲透持續深化。值得關注的是,高端醫療設備成為增長新動力,包含PET設備在內的閃爍攝影裝置對歐盟的出口額增長了15倍,其他質譜儀和手術機器人對歐盟的出口額亦實現翻倍增長,技術升級推動我國醫療器械在歐盟高端市場持續突破。
除了在傳統市場表現亮眼外,隨著新興市場醫療需求持續釋放,我國醫療器械企業正在加速布局新興市場。2025年上半年,國產醫療器械對東盟、拉美、中東、中亞等市場的滲透率不斷提升,出口市場愈發多元化。
我國醫療器械對東盟十國的出口額為26.0億美元,同比增長1.8%。其中,對越南出口額為5.0億美元,同比增長4.5%;對泰國出口額為4.9億美元,同比增長16.6%;對菲律賓出口額為4.2億美元,同比增長8.7%;對新加坡出口額為4.2億美元,同比減少8.8%;對馬來西亞出口額為3.9億美元,同比減少7.5%;對印度尼西亞出口額為3.2億美元,同比增長3.0%。
我國醫療器械對拉美地區的出口額為20.2億美元,同比增長13.8%。其中,對巴西出口額為5.4億美元,同比增長13.9%;對墨西哥出口額為3.3億美元,同比下降1.8%;對智利、哥倫比亞、秘魯、阿根廷出口額均實現兩位數增長。
我國醫療器械對中東地區的出口額為9.5億美元,同比增長7.3%。其中,對沙特阿拉伯出口額為2.6億美元,同比增長13.9%;對阿聯酋出口額為2.3億美元,同比增長2.4%;對以色列、約旦、阿曼的出口額增幅均超兩位數。
我國醫療器械對中亞五國的出口額為3.8億美元,同比增長16.4%。其中,對哈薩克斯坦出口額為1.9億美元,同比增長15.9%;對吉爾吉斯斯坦出口額為0.9億美元,同比增長9.6%。
國產替代步伐加快 從自主創新到重構進口格局
2025年上半年,我國醫療器械進口總額為169.9億美元,同比下降5.7%,連續三年負增長,下行趨勢延續。
從產品類別來看,醫院診斷與治療、一次性耗材、保健康復用品、口腔設備與材料、醫用敷料五大細分類別產品進口額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跌。例如,醫院診斷與治療類產品進口額為133.4億美元,同比下跌3.4%;一次性耗材類產品進口額為19.3億美元,同比下跌1.5%(詳見表2)。
表2 2025 年上半年我國醫療器械各細分類別進口情況
進一步分析細分品類的進口情況,可以看出,在技術升級與政策引導雙重驅動下,國產替代格局正加速從中低端耗材向高端設備領域躍遷,如高階影像系統及其他高附加值產品。體外診斷試劑作為最大的進口細分品類,進口額同比下降19.4%,這主要是由于體外診斷試劑產品國產化率提升及集采政策的傾斜;醫用影像設備替代效應尤為顯著,彩色超聲波診斷儀進口額同比縮減5.7%,X射線應用裝備進口額同比下降30.6%,這反映出國產設備技術突破帶來的擠壓效應;人造關節、血管支架等高值耗材因集采對國產產品占比要求及本土成本優勢,國產產品需求增加,進口額下降亦較為明顯。不過,從短期來看,國產醫療器械仍需在高端傳感器、精密零部件等領域加強國際協同,實現技術突破。
從進口市場來看,2025年上半年,美國、德國、日本仍是我國醫療器械前三大進口來源地,合計占我國醫療器械進口總額的49.5%,較2024年同期下跌2.5%,進口市場集中度下降。這主要是由于自上述三大市場的進口額均同比下降,且降幅超過總體水平。具體來看,我國自美國進口醫療器械的金額為40.2億美元,同比下跌7.3%;自德國進口醫療器械的金額為29.3億美元,同比下跌12.1%;自日本進口醫療器械的金額為14.9億美元,同比下跌13.0%。與前三大進口市場不同的是,2025年上半年,我國自墨西哥和法國進口醫療器械的金額實現同比增長,分別同比增長13.1%、4.5%(詳見表3)。
表3 2025 年上半年我國醫療器械前十大進口市場情況
值得注意的是,2025上半年,我國自東南亞和南美等地區進口醫療器械增速明顯。這一現象一方面緣于墨西哥企業選擇本土化生產形成短期增長亮點,但更深層的動力來自全球產業鏈多極化重構。
延伸閱讀
以“技術創新+全球化”在國際市場重塑話語權
當前,全球經濟增長不確定性增加,國際貿易環境復雜。在此背景下,我國醫療器械行業展現出強大的韌性與活力,始終堅持技術創新與全球化戰略雙驅動,以技術主權突破壁壘,以生態協同應對變局,在國際競爭與合作新局中重塑產業話語權。
在技術創新領域,我國醫療器械行業成果斐然,創新產品如雨后春筍般不斷涌現。據國家藥監局最新統計數據,2025年上半年,有45個創新醫療器械獲批上市,其中國產產品占比超八成。本土企業在傳統外資企業優勢領域實現全面突圍——在心臟電生理領域,國產脈沖電場消融(PFA)設備與國際先進產品同臺競技;在神經介入領域,國產密網支架性能比肩國際頂尖產品。與此同時,國內頭部企業陸續攻克高端領域“卡脖子”技術——聯影醫療推出全球首款5.0T人體全身磁共振系統,標志著我國打破歐美企業在超高場磁共振設備領域的長期壟斷,并通過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和歐盟CE認證;恒瑞醫療攻克體外膜肺氧合(ECMO)關鍵膜材料生產工藝,實現全產業鏈國產替代……
在市場布局方面,我國醫療器械企業積極拓展全球市場,不斷優化全球布局。例如,構建全球服務網絡,通過美國、荷蘭、阿聯酋、馬來西亞等備件中心輻射全球市場;手術機器人進入歐美及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市場,通過5G遠程手術技術輸出“中國方案”;在數字化、智能化方面進行全球化布局,借助物聯網技術將設備間的遠程監控和數據傳輸功能帶入非洲和東南亞等市場的醫院……越來越多的國產醫療器械通過營銷國際化、服務本地化打造自主品牌“出海”。與此同時,也有更多企業探索將供應鏈和生產制造進行海外本地化部署,構建“研發-生產-服務”全球協同生態。
2025年下半年,我國醫療器械行業挑戰仍在,但機遇并存。隨著人們對健康需求的不斷增加,醫療器械市場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同時,科技的飛速發展也將為醫療器械行業帶來新的變革和突破。在“技術創新+全球化”的雙輪驅動下,我國醫療器械企業將不斷突破技術瓶頸,拓展國際市場,踏上愈發穩健的“出海”征程。
(作者: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 榮嫡)
(責任編輯:劉鶴)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33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082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