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建設專利檢索平臺,激活醫療器械“產業金礦”
圖為醫療器械產業專利檢索平臺登錄頁面。 浙江省器檢院供圖
3月20日,由浙江省醫療器械檢驗研究院(以下簡稱浙江省器檢院)承建的醫療器械產業專利檢索平臺正式上線。這一免費開放的專利檢索平臺,以《醫療器械分類目錄》為基本架構,將全球超820萬條醫療器械專利進行分類映射,為醫療器械產業提供精準、高效的專利檢索服務。
以心臟瓣膜產品為例,在該平臺的分類導航界面按順序指引依次點擊“13無源植入器械>07心血管植入物>06人工心臟瓣膜及瓣膜修復器械”,超6萬條全球相關專利信息瞬間打開,并可通過二次智能檢索,更精準鎖定目標專利信息,以滿足多樣化的檢索需求。“這個為醫療器械產業‘量身定制’的平臺,大大降低了專利檢索難度,即使不熟悉國際專利分類號的研發人員,也能根據分類目錄中子目錄、一級產品類別及二級產品類別進行檢索。”杭州啟明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知識產權專家詹曉東在使用后欣喜地表示。
這個讓企業直呼便捷的專利檢索平臺,正是浙江省器檢院以專利導航激發產業活力的創新之舉。
要為產業創新裝上“GPS”
浙江省器檢院之所以要打造醫療器械產業專利檢索平臺,還要從兩年前的一份文件說起。
在浙江省政府辦公廳印發的《關于促進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2—2024年)的通知》等文件的指導下,2023年6月,浙江省市場監管局、浙江省藥監局制定了《知識產權促進醫療器械產業高質量發展專項行動方案(2023—2025年)》,明確提出搭建省醫療器械產業專利導航服務基地。
專利導航作為一種新型專利信息應用模式,以專利數據為核心,深度融合各類數據資源,為區域產業規劃和企業研發創新指引方向。彼時,浙江省器檢院院長甄輝對專利導航這一概念尚不熟悉,但政策文件讓他意識到其戰略價值。“以前,很多醫療器械企業并不重視知識產權保護,但隨著我國醫療器械研發能力的躍升,企業也逐漸意識到,知識產權不僅是避免侵權的‘盾牌’,更是開拓市場、提升核心競爭力的‘利器’。”甄輝表示,很多新興領域已經將專利導航運用到產業發展中,但在醫療器械領域,這種結合還很少見。
“專利導航就像給產業創新裝上‘GPS’。”甄輝形象地比喻。醫療器械的研發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時間和資源,專利導航能夠從優化企業資源配置、明確研發創新方向、降低企業侵權風險、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引導專利成果轉化等方面為醫療器械產業的創新發展提供支持。
為了承接建設醫療器械產業專利導航服務基地任務,甄輝立即開啟“補課”模式,帶著團隊多次到浙江省多個國家級專利導航服務基地調研,并與醫療器械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積極溝通,了解各方在醫療器械專利導航方面的需求。
調研中他們發現,許多醫療器械企業雖重視專利保護,但面臨高昂檢索成本和復雜檢索規則的困難。據悉,一般的專利檢索平臺有一套較為復雜的檢索規則,檢索人員需要經過培訓且較長時間的訓練才可以熟練使用;而醫療器械又是一個多學科交叉、多知識密集的高技術產業,不了解產品結構技術特點的檢索人員難以在海量的專利文件中精準搜索所需專利。
“作為浙江省藥監局下屬服務科學監管和產業發展的重要技術支撐部門,我們希望充分發揮自身在醫療器械領域的技術優勢和資源優勢,為醫療器械產業建造一個‘用得好、用得起’的專利檢索平臺。”甄輝表示。
從零起步的“開荒者”
按照浙江省器檢院的構思,醫療器械產業專利檢索平臺分為通用和醫療器械專用兩個板塊。其中,前者與其他專利檢索平臺功能類似,建設的難度不大;而后者則需基于《醫療器械分類目錄》重新構建一個醫療器械全球專利檢索數據庫。
“我們是從零起步的拓荒者,每一步對我們來說都是巨大的挑戰。”浙江省器檢院副院長葉岳順坦言,在組建團隊時,院內根本沒有人熟悉專利檢索式,只能廣撒“英雄帖”。
邱琳是一名專利檢索分析師。2024年1月,正在尋找新工作的她在微信群中看到一則“尋賢啟事”:尋找既懂專利審查又通醫療器械的復合型人才。有著生物醫學工程專業背景的邱琳便“揭榜”入職浙江省器檢院,與她同期加入的還有其他3位“跨界”人才。
2024年3月底,團隊組建后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給醫療器械“貼標簽”。一般產業專利檢索平臺要有相應的專利檢索式,但因國際專利分類號與醫療器械分類邏輯的差異,需構建醫療器械產品技術專利分類體系,編制專利檢索式。“我們每天都在給醫療器械產品類別編制專利檢索式,梳理《醫療器械分類目錄》與國際專利分類號的映射關系,那段時間連做夢都是分類檢索。”這項工作的復雜程度讓從事專利檢索多年的邱琳都倍感壓力。
醫療器械種類繁多且分類復雜,根據《醫療器械分類目錄》,醫療器械可分為22大類,下設一級產品類別206個、二級產品類別1157個,每個種類的醫療器械在原理、材料、結構組成、使用方式等方面大不相同。為了讓檢索準確且全面,團隊要對每個產品類別的醫療器械進行技術分解,再按照最下位的技術分支提煉多個關鍵詞,通過關鍵詞、邏輯運算符和國際專利分類號編制出對應的醫療器械專利檢索式。為確保醫療器械分類的準確性和科學性,浙江省器檢院還邀請了參與過《醫療器械分類目錄》制定的醫療器械專家對團隊進行駐場指導,將多年的行業經驗轉化為“數據標簽”。2024年10月底,團隊終于完成醫療器械專利檢索式的編制。
2024年11月下旬,當首版檢索平臺進入內測階段時,又有意想不到的難題暴露出來。在某次檢索中,輸入“放射性粒籽防護植入器”僅顯示個位數專利,但作為放射治療用器械,相關專利數量明顯應大于這個數量。團隊內部立即召開會議,就放射性粒籽防護植入器的產品描述、預期用途等展開討論,延展了結構特點、工作原理等關鍵要素,并追蹤已檢索到專利的引證關系和申請人,形成了完整的檢索式,檢出超兩百條專利結果。
經過不斷測試、改善,檢索平臺的每條檢索式經過降噪完善之后,隨機選取多個二級產品類別進行查準率查全率測試,兩項指標的準確率均達到了行業領先水平。2024年12月,醫療器械產業專利檢索平臺基本搭建完成,進入全面試運行階段。浙江省器檢院定向邀請了25家醫療器械企業對專利檢索平臺進行試用,受到廣泛好評。
引導企業“專利”變“紅利”
醫療器械企業的專利人員可能沒有想過,醫療器械產業專利檢索平臺在免費試運行前夕還有一場激烈的內部討論。在浙江省器檢院,有人認為查詢應當付費,起碼要覆蓋開發、維護等成本;也有人認為,免費開放才能降低企業創新門檻,真正實現專利導航的公益屬性和普惠價值。
“平臺檢索功能必須對國內企業及高校院所免費開放!”甄輝一錘定音,企業是創新主力軍,要讓專利檢索成為企業創新的助推器。
“當得知這個專利檢索平臺免費注冊檢索時,我很震驚,看得出浙江省器檢院是真的想幫助企業。”邁得諾醫療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助理、研發總監呂守良告訴記者。商用的專利檢索平臺收費價格較為昂貴,單個賬號每年的費用通常在2萬~10萬元,一名有經驗的專利檢索人員年薪更是超過20萬元,對于很多中小醫療器械企業來說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我們通過浙江省器檢院官網的醫療器械產業專利檢索平臺入口,免費注冊成為用戶,使用近半年時間,檢索效果與商用檢索平臺幾乎一致,該平臺是我們目前主要使用的專利檢索平臺之一。”呂守良告訴記者。邁得諾公司通過醫療器械產業專利檢索平臺對在研產品進行全球專利檢索,已成功規避多項專利侵權風險。
實際上,醫療器械產業專利檢索平臺只是浙江省器檢院以專利導航激活醫療器械產業創新發展的“先手棋”。
2024年9月,為推動高價值醫療器械專利成果向產業紅利轉化,浙江省器檢院申報的浙江省醫療器械產業專利導航服務基地獲批成立,成為全國首個由藥監系統內單位承擔的省級產業專利導航基地。據悉,該基地一方面有計劃地開展專利導航產業創新路徑分析,編制醫療器械產業專利導航報告,提供產業鏈魚骨圖、長短板技術清單等“五圖六清單”成果,發揮專利導航成果在產業規劃、關鍵技術研發等方面的服務作用;另一方面通過開展專利技術篩選評價、供需對接、路演推介、交易撮合等活動,為高校院所、醫療機構的專利技術轉化及產業鏈企業的專利技術需求,提供轉化對接、改進研發等方面的服務,搭建合作橋梁。
浙江省器檢院計劃構建醫療器械重點細分領域運營專利池,為政府部門和產業園開展區域規劃和產業布局、為生產企業研發創新和運營等提供專業的醫療器械專利導航報告;同時,提供醫療器械相關的專利專題培訓、預警分析、侵權咨詢、專利檢索、數據庫開放使用等服務,不斷提高醫療器械企業的專利保護意識。
此外,浙江省器檢院還定期舉辦公開咨詢日活動,解答企業在專利申請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在一次咨詢過程中,邱琳得知一家中小企業的某款植入類醫療器械滿足浙江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的快速預審條件,便耐心指導企業準備相關備案申請材料提交到浙江知識產權在線。“如果該企業通過快速預審通道進行申請,發明專利申請審查流程可縮短至3個月,而按照普通流程可能需要2~3年。”邱琳說。
陽春三月,錢塘江水奔涌向前。在這片創新熱土上,更多的“專利礦藏”正被轉化為驅動高質量發展的“產業金礦”,貼著“浙造器械”標簽的醫療器械將帶著專利導航賦予的底氣,為醫療器械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本報記者 李易真)
(責任編輯:趙紅)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33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082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