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型創面愈合敷料發展迅猛
慢性傷口是當前全球面臨的重要健康挑戰,其造成的經濟負擔和社會問題不容忽視。隨著科技的發展和人們對健康的重視,創面愈合材料逐漸成為醫療領域的研究熱點。
材料創新為創面愈合提供新選擇
創面愈合是一個復雜的生物學過程,涉及細胞、細胞間相互作用、細胞外基質和生長因子等多個方面。在自然情況下,創面愈合需要一定的時間和適當的條件,但有時受患者合并癥、創面位置、生理狀態和傷口大小等影響,會出現傷口愈合困難的情況。不同傷口的深度、部位、范圍、分泌物量、感染、黏連等也有所不同。這就需要人為介入并提供適當的材料加速傷口愈合過程。
與此同時,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和生活方式的改變,人們對于創面愈合材料的需求也在不斷發生變化。一些情況下敷料需要同時具有抗菌、消炎、止疼、加速傷口愈合等作用。例如,腫瘤和糖尿病患者需要更有效的創面愈合材料來減少感染風險,加速愈合過程。此外,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美觀性和舒適性有了更高的要求,減少疤痕形成正逐漸成為理想創面敷料必須具備的功效。因此,創面愈合材料的研發和創新變得尤為重要。
近年來,在材料科學領域,材料創新為創面愈合帶來了新機遇。通過設計和合成新型生物可降解材料、生物活性材料和納米材料,可以提升創面愈合的速度,改善愈合質量,并且提供更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功能性。這些新材料的應用也有助于進一步降低治療成本和并發癥發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五大類功能型創面愈合敷料
目前,在臨床實踐中使用的功能型創面敷料,主要包括水膠體敷料、藻酸鹽敷料、水凝膠敷料、泡沫敷料和薄膜敷料等。
水膠體敷料
水膠體敷料主要由羧甲基纖維素鈉、合成彈性體、醫用黏合劑、合成增塑劑和表層聚氨酯半透膜組成。這種敷料具有吸收少量到中量傷口滲出液的能力;同時,外層膜透水率和透氣率低,可以為創面愈合提供適宜的潮濕環境,以保護傷口免受細菌、異物或其他環境影響。水膠體敷料還具有不透氧的特性,可以加速上皮層形成,促進膠原蛋白合成,同時降低傷口滲出液的pH值,從而減少細菌繁殖。此外,水膠體敷料還可以防止細菌污染,促進組織自溶,以去除受損或感染部分,且不需要頻繁更換敷料。
水膠體敷料適用于有低度至中度滲出的傷口、顆粒狀或壞死性傷口,以及其他急性傷口,如部分和全層燒傷等;不適用于感染、骨和筋腱暴露的傷口。需要注意的是,在處理有大量滲出液的傷口時,水膠體敷料可能會導致周圍液體積聚,需要多次更換,同時可能會損傷周圍脆弱的皮膚。因此,在處理感染傷口時應避免使用水膠體敷料。
藻酸鹽敷料
藻酸鹽是從褐藻中提取的一種天然多糖,是海藻酸和鹽類(如鈣或鈉)的衍生物。藻酸鹽敷料能夠吸收中量到大量的傷口滲出液,為傷口提供濕潤環境,以促進愈合;同時,敷料貼附在傷口表面會形成不易黏連的凝膠,具有高吸收性能并能保持結構完整性和穩定性。
在臨床應用中,藻酸鹽敷料適用于治療壓瘡、燒傷、手術創口感染,以及糖尿病足潰瘍等急慢性傷口。然而,由于藻酸鹽敷料本身不具備黏附性,因此需要搭配膠帶等輔助使用。此外,如果藻酸鹽無法吸收足夠的滲出液形成凝膠,其纖維特性可能導致其在傷口中殘留多余纖維,引發炎癥。應用時,臨床醫生需要根據患者創面滲液情況進行選擇。
水凝膠敷料
水凝膠是由親水性三維聚合物鏈通過物理或化學交聯構成,其自身含水,可為創面提供濕潤環境,有利于促進組織再生,并有舒緩效果。水凝膠敷料能夠均勻分布壓力,減少對傷口的刺激,有效減輕患者疼痛感。同時,水凝膠敷料具有優秀的收縮性能,可以減少水分蒸發,延長敷料的使用時間,降低更換頻率,適用于各種類型的傷口。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水凝膠所產生的液體積聚也可能導致皮膚感染和細菌滋生。
水凝膠敷料常被用于治療壓瘡、糖尿病足潰瘍、皮膚撕裂、手術創口和燒傷(包括輕度、一度和二度燒傷)。水凝膠傷口敷料作為一種新型高端材料,理化性質獨特,具備理想的敷料特征,有很好的發展前景。
泡沫敷料
泡沫敷料是一種多孔結構的聚合物,能夠通過毛細管作用將流體吸收到充滿空氣的空間中,通常由聚氨酯制成。泡沫敷料具有出色的吸收能力,可以快速吸收傷口滲出的液體,保持傷口周圍的干燥清潔。其多孔結構使得敷料能夠承載大量液體,可以減少更換次數,降低傷口感染的風險。
泡沫敷料的柔軟性和彈性使其能用于各種部位,不易對皮膚造成刺激,常用于治療輕微至中度傷口、燒傷、慢性創口和深部潰瘍,但不適用于干燥的上皮傷口、壞死傷口和需要頻繁更換敷料的傷口。
薄膜敷料
薄膜敷料是一種透明聚氨酯片,能貼合皮膚并保持濕潤的環境,有效防止微生物侵入傷口,同時促進氧氣透過,有助于傷口愈合。此外,透明的薄膜敷料能讓醫護人員清晰地觀察傷口情況,不必頻繁更換敷料即可監測傷口愈合進展。
薄膜敷料的柔軟性和彈性使其適用于各種部位,包括關節等活動部位,但是在拆除時要注意避免對皮膚造成損傷。
臨床應用前景廣闊
近年來,功能型創面敷料產品在臨床應用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其發展也呈現出多方面創新的趨勢。
在臨床應用方面,功能型創面敷料產品可以有效促進創面愈合,降低感染風險,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這類產品通常含有生長因子、抗菌成分等,能夠為創面提供適宜的濕潤環境,促進細胞增殖和組織再生。對于難愈合創面,如壓力性損傷、糖尿病足等,功能型敷料可起到保護創面、調節滲出、減輕疼痛等作用,有助于創面向愈合方向發展。臨床研究顯示,使用功能型創面敷料可顯著縮短創面愈合時間,降低患者感染率和住院天數。
在產品創新方面,功能型創面敷料正朝著多功能化和智能化的方向發展。一些新型敷料集成了抗菌、促進再生、溫度調節等多種功能,可更好地滿足不同創面的需求。此外,智能敷料能實時監測創面情況,并通過無線傳輸將數據反饋給醫護人員,為創面管理提供依據,提高治療效果。借助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功能型敷料還將實現在遠程醫療、個體化治療等方面的應用,進一步提升創面管理的精準性和便捷性。
材料創新也是功能型創面敷料發展的重點方向。新型生物材料,如納米纖維等,具有優異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能更好地模擬天然細胞外基質,為創面修復提供良好的支架。同時,這些材料還可通過化學或物理改性,擁有抗菌、促進愈合等功能,提升創面敷料的整體性能。未來,材料科學的進步將為功能型創面敷料的創新提供更多可能。
功能型創面敷料產品臨床應用效果顯著,已成為創面管理中至關重要的手段。未來,該領域將繼續朝著多功能化、智能化和個性化的方向發展,材料創新也將為產品性能的提升注入新動力。相信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功能型創面敷料必將在提高創面愈合率、降低并發癥發生率等方面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作者單位:山東大學;山東星之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責任編輯:張可欣)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33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082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