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成良好用眼習慣預防青光眼
眼睛是視覺器官,由睫狀體、房水、角膜、晶狀體、瞳孔、玻璃體、視網膜、神經等組成。如果把眼球比作一個排水系統,睫狀體能生成房水就是“水龍頭”,房角作為房水排出的途徑就是“下水道”,“下水道”堵塞后“水池”里的水越來越多,眼壓就會越來越高。而長期的高眼壓狀態,就會對視神經造成持續性損害誘發青光眼。
過度用眼導致青光眼
青光眼的典型癥狀是視力下降。有的患者是看東西時模糊、重影,也可能出現彩虹圈、眼痛、眼紅、畏光,發病眼睛同側也有偏頭痛,或者出現頭暈作嘔、記憶力減退、失眠等癥狀。有的患者是經常感到眼球脹痛,鼻根眉弓痛而又無近視、遠視和散光或其他疾病。有的患者是眼睛紅腫充血,雖然沒有分泌物但是有強烈的疼痛感覺。有的患者眼睛注視正前方,在不轉動眼球的情況下利用余光能看到的空間范圍比正常小。如果有了這些癥狀就要高度懷疑自己得了青光眼,要盡快就醫尋求專業的幫助。
處在任何年齡階段的人都有可能患上青光眼,導致青光眼的病因主要有3個。一是有害光的影響。信息化時代,越來越多的智能化裝備和平臺顯示屏帶來大量有害的藍光;對于喜歡戶外運動的人們來說,眼睛直接暴露在陽光下會接觸大量的強光、炫光。這些有害光的輻射,將產生X射線、紫外線、紅外線、超低頻、靜電場和聲輻射,這些都對眼睛有強烈的刺激作用,導致眼睛干澀、異物感、視物模糊、視疲勞等癥狀。二是基礎疾病的影響。有的人本身患有肥胖癥、糖尿病、高血壓、動脈硬化等全身性疾病,就需要定期檢查眼底,同時要積極控制血糖、血壓、血脂,這些疾病是導致青光眼的重要誘發因素。三是情緒波動的影響。愛生悶氣、脾氣火暴、喜怒無常等情緒波動較大的人,患青光眼的幾率會更高。人在過分激動時,交感神經張力增高,易出現血管痙攣、血黏度升高、血壓上升、眼壓波動大等病理生理變化,容易誘發青光眼。
對癥治療同時要做好日常防護
青光眼發病隱匿,是導致人類失明的“頭號”眼病。患者如果確診了青光眼,心理上一定要正視這一疾病。既不能輕視自己的病情,也不必過度緊張。目前青光眼的基本治療原則是降低眼壓,保護視神經。針對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和高眼壓癥,用滴眼液進行局部治療是首先選擇和最常用的方法。如果滴眼液仍不能有效降低眼壓,則加用口服藥或全身靜脈用藥。如果口服或全身靜脈用藥仍不能有效降低眼壓,則應選取其他的治療方法,包括激光治療和手術治療。閉角型青光眼應早期手術治療,藥物治療為輔助手段。
做好早期的篩查檢查和日常保健防護是防治青光的關鍵。要定期查視力,每年至少1次。定期視力檢查可以及早發現視力是否有變化,如果視力急劇下降,有視物模糊、視物遮擋、視物變形、眼前黑影飄動、視野改變等癥狀,應及早到眼科就診。
防治青光眼要從遠離光傷害和改變生活方式與用眼習慣開始。眼睛很容易受到紫外線的侵襲,尤其是在艷陽高照的夏天,到紫外線比較強的海邊、高山時,都要戴上太陽鏡或適合的眼鏡護具,避免眼睛長期暴露在強光照射下。在使用計算機、手機或是平板電腦時,要貼藍光保護膜或佩戴防藍光鏡片眼鏡,避免直視LED光源,可以有效預防與改善視覺損害。
在日常生活中要自覺做到健康用眼,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不要在光線太強和太暗的地方以及車、船、火車、飛機上讀書寫字。建議在書寫、閱讀時,間隔半小時適當休息放松眼睛。眺望遠方或者閉眼休息一會,可以有效放松眼睛的睫狀肌。
緩解眼部疲勞,還可以進行快速眨眼,頭向后仰并不停地眨眼,使眼部血液暢通。眼睛輕微疲勞時,只要做2-3次眨眼運動即可。也可以采用眼珠運動法,頭向上下左右旋轉時,眼珠也跟著一起移動。還可以采取看遠看近法,看遠方3分鐘,再看手掌1-2分鐘,然后再看遠方。也可以進行熱冷敷交替,先用熱毛巾捂在閉著的眼睛上30秒鐘,然后浸一條長毛巾到冰水里,捂在眼睛上30秒鐘,重復幾次,可以舒緩眼部疲勞、酸痛。同時要定期做眼保健操,經常按壓鼻翼根部的迎香穴,位于枕骨下方的風池穴和眼部正中央下一指寬處的四白穴,也可以把拇指放在太陽穴上,用食指第一和第二節關節間的指腹,平穩地觸壓眼窩上緣和眼窩下緣,方向是從鼻子往太陽穴進行。
預防青光眼需合理膳食
預防青光眼,不僅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精神緊張或勞累,更要從飲食入手進行有針對性的營養補充。在食材選擇上,可側重選擇維生素A、花青素、胡蘿卜素、葉黃素、番茄紅素等營養含量較高的食物(各種動物的肝臟、深海魚、魚肝油、蛋黃、胡蘿卜、西紅柿、菠菜、油菜、芹菜、包菜、韭菜、紅薯、杏、蘋果、橙子),也要多食用補益肝腎的食物(黃花菜、佛手、桂圓、紅棗、枸杞子、童子雞、花生、核桃、豆漿、茯苓、豬肉、牛肉),同時可以喝清肝明目的枸杞、決明子、菊花等泡的水。
在膳食制作時,推薦選擇蒸、煮、汆、燙、快炒等對營養素有較好保護作用的烹飪方式。對于紅、橙、黃色等深顏色蔬菜中的類胡蘿卜素,采用蒸煮的方式還會增加類胡蘿卜素的含量,并且不會影響人體的吸收和利用率。
(趙雙林 解放軍總醫院第四醫學中心眼科主任吳星)
(責任編輯:張可欣)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