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如病毒胃腸炎診療方案(2025年版)》印發:穴位貼敷、艾灸、推拿等
中國食品藥品網訊(記者王曉冬)9月12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印發《諾如病毒胃腸炎診療方案(2025年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列出的診療方案除一般治療、補液治療、消化道黏膜保護、中藥治療之外,還詳細列出穴位貼敷、艾灸、推拿等中醫特色療法。
諾如病毒胃腸炎是由諾如病毒(Norovirus,NoV)感染引起的急性消化道傳染病,具有高度傳染性和快速傳播能力。諾如病毒胃腸炎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丙類傳染病中“除霍亂、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傷寒和副傷寒以外的感染性腹瀉病”進行報告和管理。
諾如病毒在外環境中穩定,在pH2.7的液體中3小時,地下水、冷藏和冷凍食品中數月后仍具有感染性。普通自來水中的游離氯、75%乙醇、60℃30分鐘等對諾如病毒作用有限。高濃度(1000~5000mg/L)含氯消毒劑作用1~5分鐘、85℃以上至少1分鐘可完全滅活諾如病毒。
患者和無癥狀感染者是主要傳染源。感染者在潛伏期末開始排毒,在出現癥狀后的24~48小時內達到高峰,排毒時間可持續2~3周,免疫功能低下者可長達數月。
諾如病毒主要通過糞-口途徑傳播。與感染者密切接觸或接觸含諾如病毒的吐瀉物或被病毒污染的環境或物品,攝入被諾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均可造成傳播。特定條件下,如沖洗嘔吐物、糞便時飛濺產生的氣溶膠,大量吸入也可感染。
諾如病毒感染是引起急性胃腸炎暴發的主要原因之一,全年可發生,冬春季高發,易在封閉、人群密集的場所暴發。
諾如病毒潛伏期1~3天,多為1~2天。起病急,表現為急性發作的嘔吐、腹瀉,可伴惡心、腹痛、頭痛、肌痛等。成人腹瀉比兒童更常見,而兒童比成人更容易出現嘔吐。嘔吐物為非血性,不含膽汁,腹瀉為黃色稀水便或水樣便,無黏液膿血,很少超過10次/天。約40%~50%的患者出現發熱,常為中低熱,持續時間很少超過24小時。該病總體癥狀較輕,通常在2至3天內消失。高齡人群和伴有基礎性疾病患者恢復較慢,極少數病例發展成重癥。
目前尚無預防諾如病毒感染的疫苗,主要采用非藥物性預防措施。尚無針對諾如病毒的有效抗病毒藥物,以對癥和支持治療為主。治療主要目標是緩解癥狀,預防和治療脫水,維持電解質平衡,防治并發癥。
一般治療應給予富含水分的清淡飲食,以含鹽的淀粉類熟食為主。糞便成形后可逐漸恢復正常飲食。輕中度脫水首選口服補液,不能口服或重度脫水者給予靜脈補液。補液原則是早期、迅速、足量,先鹽后糖,先快后慢,糾酸補鈣,見尿補鉀。脫水癥狀改善后改為口服。
輕癥患者可居家或在疫情發生機構就地隔離,癥狀重者需送醫療機構按腸道傳染病隔離治療,醫療機構應做好感染控制。隔離至癥狀完全消失后72小時或連續2次(間隔24小時)糞便或肛拭子諾如病毒核酸檢測陰性。
(責任編輯:宋莉)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