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召開貫徹實施《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新聞發布會
中國食品藥品網訊(記者陸悅) 6月1日,新修訂《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正式實施當天,河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河北省貫徹實施《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新聞發布會,詳細介紹《條例》基本情況,推進新《條例》落實落地。河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一級巡視員李基滏、河北省藥品監督管理局二級巡視員李訊等出席發布會并答記者問。
推進新《條例》落地實施
發布會上,李基滏詳細講解了新《條例》的修訂背景、基本原則和具體內容。他介紹,新《條例》出臺后,河北省藥監局迅速成立領導小組,在全省部署宣貫工作。全省上下聯動,落實普法責任,形成“一盤棋”工作機制,為新《條例》施行奠定了良好基礎。目前,河北省藥監局已組織開展了多次培訓,實現了監管人員學法全覆蓋;對醫療器械的研制、生產、經營和使用單位實現培訓全覆蓋,提升從業人員法律意識;同時面向社會普法,通過印制宣傳海報、在各媒體渠道播放新《條例》實施主題宣傳片,在抖音、快手等新媒體平臺開設“普法課堂”等多種宣傳方式,倡導全社會共同學法、遵法、守法、用法。
李基滏表示,要通過《條例》的宣貫和實施,真正把法律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要加快配套規章文件制修訂,推動形成與監管需要相適應、系統完備的法規制度體系,確保新《條例》有效貫徹執行;要嚴格執行新《條例》各項規定,防控風險隱患,持續提升治理效能,加大違法行為打擊力度,確保醫療器械質量安全。同時要優化服務,扎實推進醫療器械注冊人制度實施,積極引導京津科技成果在河北轉化,支持產業園區及大型生產、批發、物流企業做大做強,加快推動醫療器械產業高質量發展。
李訊表示,《條例》實施后,河北省藥監局將制定一系列制度,推行行政處罰裁量基準,力求達到同案同罰、公平公正,切實增強人民群眾法制獲得感和滿意度。具體措施包括:在今年年底前制修訂《河北省醫療器械行政處罰裁量基準》,清晰界定從輕、減輕、加重處罰的適用情形,細化罰款基準,實現自由裁量標準化,減少執法人員自由裁量權;同時深入落實行政執法“三項制度”,推行同類案件檢索制度,提高執法人員政治素質和業務能力等。
助推醫療器械產業創新發展
據了解,截至今年4月30日,河北省共有醫療器械生產企業1678家,經營企業42574家,產品注冊證(備案證)7146個。李基滏表示,總體來看,全省醫療器械產業呈現“三多三少”特點,即:企業總體數量多,規模以上企業少;基礎產品數量多,高科技含量產品少;仿制產品多,原創產品少。
近年來,河北省藥監局先后出臺多個政策措施,加強對企業的技術指導,引導鼓勵企業研發上市高附加值的醫療器械。2019年以來,先后有磁共振成像系統、單光子發射計算機斷層成像系統等23個三類醫療器械獲批上市,高端醫療器械上市速度明顯加快。
發布會上,河北省藥監局器械注冊處處長范瑜表示,《條例》增加了許多新制度、新機制、新方式,簡化優化了審評審批程序,為激勵本省醫療器械產業創新發展,提供了充分的法律依據和難得的發展機遇。河北將以《條例》實施為新契機,積極鼓勵醫療器械研發創新,推動本省醫療器械產品轉型升級。
范瑜介紹,下一步,要全力推動醫療器械注冊人制度的實施,促進本省醫療器械研發機構與生產單位的分工合作,優化生產資源配置,加快科研成果的轉化和創新醫療器械的上市。要進一步優化審評審批,支持企業創新研發高精尖醫療器械,對擁有核心技術發明專利、具有重大臨床價值的第二類醫療器械以及列入國家、河北省重點研發計劃、科技重大專項的臨床急需醫療器械,列入優先審評審批序列。同時支持本省各產業園區積極承接京津醫療器械產業轉移項目,開展委托生產及產品轉移,對重點園區在產品研發方向、技術審評、注冊檢驗等方面提供“定制化”服務。此外,在產品注冊檢驗環節,通過設立區域技術中心等方式,把實驗室搬入生產園區,把服務送到企業門口,助推創新產品高效檢驗、快速上市。在技術審評和注冊審批環節,加強監管法律法規、產業政策的宣傳解讀和溝通指導,積極指導企業準備申報資料、建立完善質量管理體系,為創新產品注冊提速。
(責任編輯:宋佳薇)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33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082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