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誤區或致瘢痕殘留—— 青春期前痤瘡需及早規范干預
最近,皮膚科門診來了一個9歲的小女孩,其額頭可見星星點點的白頭粉刺和黑頭粉刺。在大夫告知這是“青春痘”后,孩子媽媽問了一連串的問題:“怎么這么小就長青春痘了?是不是因為臉沒洗干凈?怎么治呢?要忌口嗎?”
痤瘡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炎癥性皮膚病,因好發于青春期人群,俗稱“青春痘”。實際上,痤瘡患病年齡跨度大,青春期前發生痤瘡并不少見,這是正常的腎上腺功能初現以及睪丸、卵巢成熟的結果。痤瘡可能是青春期發育的先兆。隨著腎上腺功能初現年齡和月經初潮年齡的提前,首次出現痤瘡的年齡也在下降。
正確認識青春期前痤瘡
痤瘡是一種慢性病,患病的年齡跨度很大,從孩童到中老年人都可能長痤瘡。
青春期之前的痤瘡一般被稱為青春期前痤瘡,通常指7~12歲年齡段發生的痤瘡,主要發生在額部和鼻兩側,表現為密密麻麻或星星點點的白頭粉刺(閉合性粉刺)或黑頭粉刺(開放性粉刺),屬于輕度痤瘡。青春期前痤瘡與青春期發育早期腎上腺功能初現引起的雄激素分泌增多有關,可能先于其他青春期成熟體征出現。
在雄激素的作用下,毛囊皮脂腺導管角化異常促進了粉刺的形成,包括白頭粉刺和黑頭粉刺。白頭粉刺為毛囊口堅實的白色小結節,直徑通常為1~2mm,是最早出現的痤瘡皮損,內含角質性鱗屑和細菌團塊;黑頭粉刺是明顯的毛囊口擴張,深色的角質團塊向外突出,直徑可達5mm,有時更大。白頭粉刺可逐漸擴大形成黑頭粉刺,或逐漸增大后發生破裂并誘發炎癥,形成持久性的炎性丘疹;也可能部分破裂,形成膿皰。粉刺破裂后可能自愈,如果反復破裂,再包裹最終可能形成較大的結節囊腫,繼發瘢痕。黑頭粉刺結構穩定,包含脫落的毛發,可以存在數年。這兩種類型的粉刺常常同時存在,大多數情況下,青春期前痤瘡以粉刺型痤瘡為主。
對于青春期前痤瘡,很多家長有認知誤區。
比如,有些家長認為長青春痘是因為臉沒有洗干凈,就給孩子買各種洗面奶、清潔皂,這是錯誤的。痤瘡是由于皮脂成分的改變,常伴隨不同程度的皮膚屏障功能受損。過度清潔會導致皮膚屏障進一步受損,加重炎癥,出現更嚴重的丘疹、膿皰等皮損,而且容易繼發皮膚敏感,由“油痘肌”變成“敏感肌”,治療更為困難。微生物失衡也是痤瘡的發病原因之一,過度清潔還會導致皮膚表面菌群失調,不僅對治療無益,甚至可能使痤瘡遷延難愈。因此,日常要減少清潔產品的使用,每天1次即可。冬季出油減少的情況下,除了要減少清潔產品的使用,還要用溫和的乳液或者霜劑保護皮膚,鎖住水分。
還有的家長認為,祛痘護膚品可以治好痤瘡。事實上,單靠護膚品治好痤瘡是不現實的。痤瘡是慢性皮膚病,需要根據臨床分級使用藥物治療,如治療不充分反而會延誤病情。在痤瘡的治療中,護膚品主要起輔助作用。要根據發病機制以及不同皮損特點進行痤瘡治療,包括抑制皮脂腺分泌、調節激素水平、減輕炎癥、改善毛囊導管堵塞等。中重度痤瘡通常需要內服藥物治療,若有明確的藥物禁忌證,可以選擇光電治療,如光動力治療等。
科學治療,合理用藥
出現青春期前痤瘡,一些患者可能自愈,但是更多的患者會因為延誤治療造成永久性瘢痕和難以去除的痘印,增加后續治療難度,還可能消耗更多的就醫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因此,長了痤瘡要早干預、早治療。
白頭粉刺幾乎完全閉合,因此容易破裂,繼發嚴重皮損,也被稱為痤瘡的“定時炸彈”。用針具清除白頭粉刺有助于避免繼發嚴重皮損,然而人工清除粉刺常常會引起炎癥反應,因此需要專業皮膚科醫護人員操作,患者不要自行擠壓。黑頭粉刺清除后可以達到即時美容效果,但是后續仍可能產生新的黑頭粉刺。
痤瘡的治療不僅要及時清除肉眼可見的粉刺,還要針對毛囊皮脂腺導管角化異常進行治療,以長期維持治療效果。患者一般不需要口服藥物,可以選擇過氧苯甲酰凝膠、維A酸乳膏、阿達帕林凝膠等外用藥物進行治療。
治療過程中也應注意,阿達帕林等維A酸類藥物主要通過角質剝脫達到治療作用,干燥刺激脫屑是其正常反應。有些家長誤以為這是過敏反應,自行停藥,并拒絕再使用這一類外用藥物。而毛囊皮脂腺導管角化異常的改善通常需要3個月以上的時間,要想取得治療效果,需要患者堅持使用。外涂保濕霜有助于緩解前述不良反應。
隨著患者的生長發育,痤瘡可能不會完全治愈,如果出現了較多丘疹膿皰,痤瘡嚴重程度增加,患者需要及時就診,增加口服藥物治療。
有的家長認為,藥物有副作用,所以盡量不吃藥或者一有好轉就停藥。但痤瘡是慢性疾病,病因復雜。多數痤瘡患者需要聯合治療,治療周期長,患者的依從性是痤瘡治療成功與否的重要一環。目前痤瘡規范化治療概念深入人心,治療手段也很豐富,醫生會在開處方時權衡利弊,因此患者不必過分擔心藥物不良反應,如果對藥物治療有顧慮,應多和醫生溝通,選擇更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案,而不是自行停藥或自行改變用藥方式。痤瘡內服藥物治療周期較長,一般3~6個月,而維A酸類藥物的維持治療時間通常需要6~12個月。
日常生活注意預防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過做好防曬等方式進行青春期前痤瘡的預防。皮膚表面脂質在紫外線照射后產生的角鯊烯光氧化產物可誘發角質形成細胞的代謝及炎癥反應,產生粉刺、丘疹等皮損。青春期前兒童皮膚嬌嫩,在進行戶外活動時,應盡可能避開陽光強烈的時間段。建議長時間戶外活動時做好防曬,以物理防曬(打傘、戴帽子)為主,減少防曬霜的使用,避免陽光長時間照射。
對于處在生長發育階段的青春期前兒童,營養均衡、健康飲食較為重要,不可過度偏廢,應保持合理健康飲食。現代研究證實,痤瘡的發生與攝入過多碳水化合物、牛奶及奶制品、抗氧化劑、碘、巧克力等有關,攝入大量高蛋白食物、油炸食品、甜食可能加重痤瘡,而食用含omiga3、維生素A、維生素E和鋅的食物則有益于痤瘡好轉。
青春期前兒童還應保證充足的睡眠,以預防痤瘡的發生。當睡眠不足時,人體內激素水平會發生顯著變化,能夠影響夜間下丘腦-垂體軸激素(生長激素、促甲狀腺激素、皮質醇)的分泌。同時,睡眠不足還會抑制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升高,雌激素水平下降,易導致痤瘡的發生和加重。睡眠不足也會導致細胞因子的分泌增加,使機體產生一系列促炎癥反應,影響毛囊皮脂腺漏斗部角質形成細胞的終末分化,引起導管角化過度,最終導致粉刺形成。因此,保證良好的睡眠對痤瘡的預防和治療都很重要。
總而言之,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青春期前痤瘡就診的小患者越來越多。家長應走出認知誤區,早干預,少走彎路。如果是中重度痤瘡,需要口服藥物干預時,也應積極治療、長期堅持。另外,患者應養成健康的飲食和作息習慣,這對預防痤瘡后遺癥(痘印、痘坑)大有裨益。
(作者單位:上海市皮膚病醫院)
(責任編輯:曲雪潔)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