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徒步爬山活動增多 提醒:警惕膝蓋勞損,疼痛加重
全國氣溫持續上升,很多人發現自己膝關節疼痛的次數也跟著多了起來。這與氣候多變、冷熱交替以及人們外出活動增多等因素有關,但更多還是由于使用膝蓋不當導致。夏季進行運動前務必做好熱身準備,平時在家也可以通過簡單幾個動作保護膝蓋,同時,還可以通過中醫藥來進行療養調理。
冷熱交替易復發,登山徒步過勞損
很多“老寒腿”患者會奇怪,平時膝蓋疼痛都是出現在低溫天氣,為什么夏季也會頻頻發作?夏季天氣炎熱,一些人穿著短衣短褲進出空調房,冷熱交替突然,或者晚上睡覺時空調溫度太低,導致膝蓋受到外部冷刺激,造成局部體液循環紊亂,超過人體自身調節和適應的能力,引起疼痛復發甚至加重。
除此之外,夏季人們經常進行一些戶外活動,如徒步旅行、登山等,如果過度勞累,或者沒有使用正確姿勢,也會給膝蓋施加過多的負荷,導致膝蓋勞損,疼痛加重。
久坐不動也是負擔
隨著年齡的增長,膝關節的軟骨會由于不斷磨損,出現整體質量下降的趨勢,這也就是人們說的“人老腿先老”。日常生活中,以下四種常見情況容易導致膝蓋疼痛,需要引起大家注意:
一是長期使用不正確姿勢進行走路或跑步,這樣會加劇膝關節損耗,造成軟骨磨損嚴重,還可能誘發關節炎。
二是久坐不動。長時間維持同一坐立姿勢,可能會導致腿部氣血不暢,同時容易造成關節壓力不均,導致關節發炎。
三是長期負重。如果經常背太沉重的背包,會增加膝關節的承重,易造成損傷。
四是經常登高、走臺階,或過度深蹲。雖然爬山對人的呼吸、心血管系統有好處,但對中老年人的膝關節負擔較大。因此,中老年人運動時需量力而行。此外,也要避免過度深蹲。
治療調理膝蓋痛,中醫有妙招
中醫如何治療和預防膝關節疼痛呢?專業治療上,中醫會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將艾灸、刮痧、推拿、熱療這幾種療法貫通融合,使治療效果達到“1+1>N”。
此外,火龍灸對于治療膝關節疼痛也有不錯效果?;瘕埦氖怯冒q為主要灸材,以生姜末等藥材為底,點燃艾絨后,借助艾絨及生姜等的溫熱刺激藥物作用,發揮扶陽祛寒、溫通氣血的功效。
除了專業治療,患者也可以在家通過熱敷和艾灸來調理保?。河脜擒镙?、紫蘇子、芥子、萊菔子、花椒各50克,加上500克海鹽做成熱敷包,加熱后熱敷在膝關節處(可反復使用);艾灸足三里、血海、陰陵泉、鶴頂、內外膝眼、膝陽關,每處施灸20分鐘,可起到祛風散寒、溫陽止痛的功效。注意老年人皮膚敏感性較低,需謹防燙傷。
日常飲食上,該門診主任護師戴惠琴建議大家多吃含鈣量較高的食品,以及含膠原蛋白和氨基葡萄糖的食物。含鈣量較高的食品有魚類、蝦類、奶制品等;膠原蛋白和氨基葡萄糖的食物有動物軟骨、木耳等。中醫認為,膝關節病為肝腎虧虛、氣血不足,屬于本虛標實之證。因此可根據體質辨證選擇藥食同源的食材煲湯,做成藥膳食用,如枸杞子、杜仲、當歸、山藥、玉竹、龍眼肉、女貞子、桑葚等。
熱身運動要做好,居家鍛煉可預防
大家在運動鍛煉前,應先活動膝關節,做好熱身,使關節得到松弛,以防意外損傷。如果是跑步,要注意節奏平穩,不宜腳步猛然落地,防止對膝關節軟骨造成損傷。
平時在家中,大家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以下方法來鍛煉膝關節:
1.直腿抬高:取平臥位或者坐位,保持膝關節的伸直狀態,用大腿的力量使下肢抬起膝關節保持伸直位,腳尖勾起堅持10秒,每日200次;
2.側臥外展:取側臥位,下肢伸直外展,盡可能向上抬到最大限度,緩慢穩力復原,左右體位交替各20次;
3.仰臥抬腿:平躺后兩腿伸直,兩手自然放于體側直腿向上抬起,穩力向上保持大腿肌肉收縮,髕骨挺直,抬到約30°時緩慢放下,再交換到另一側肢體,左右腿交替進行各20次;
4.仰臥蹬車:取平臥位,屈髖屈膝,然后抬起小腿,模擬蹬自行車練習,早晚各一次,每次5分鐘。(聶俗琴)
(責任編輯:常靖婕)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