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炎紅疹癢難耐,化濕健脾立夏安
唇炎屬中醫“唇風”的范疇,唇炎反復發作起初是濕熱蘊結唇部皮膚所致,所以會有皮疹發紅,伴灼熱感,一吃燥熱的食物就發作。但由于長期服用清熱解毒的寒涼之品,損傷了脾胃,導致了脾胃陽氣虛弱,脾胃運化水濕的能力下降了,就出現了胃口差,大便爛的癥狀。嶺南地區立夏前后雨水較多,脾胃損傷后化不了這么重的水濕,水濕被困在脾胃,令唇炎復發,并出現皮疹滲液。
預防保健
防外濕、化內濕
降雨較多時,脾胃虛弱的人一定要防好“外濕”,杜絕邪氣入侵。應避免淋雨,住房遠離潮濕環境,必要時可使用除濕設備。洗頭后盡快吹干,避免濕邪趁虛而入;同時要注意化“內濕”,可適當多進食健脾化濕的食材,如白扁豆、薏苡仁、山藥、五指毛桃、白術、砂仁、雞肉、豬肚、排骨等,還可通過按摩足三里穴、豐隆穴來健脾化濕。用拇指或食指指腹按揉,力度要適中。每個穴位按揉150~200次,每日1次。
養生藥膳房
薏米白果豬肚湯
材料:豬肚400克,生薏米、炒薏米各15克,白果5粒,腐竹皮1張,生姜3-5片,精鹽適量。
功效:健脾清熱利濕。
烹制方法:生薏米、炒薏米、白果洗凈;腐竹皮切段,用溫水浸開;豬肚清洗干凈后,切成條,放入沸水焯水備用;上述材料一同放入瓦煲中,加入適量清水,武火煮沸后轉文火煲2小時,放入適量精鹽調味即可食用。此為2或3人量。(林清清 沈中)
(責任編輯:常靖婕)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