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員議國是|孫咸澤委員:推動生物醫藥關鍵核心技術聯合攻關
中國食品藥品網訊(記者陸悅)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對我國生物醫藥創新體系和創新能力也是一次大考,暴露出抗病毒藥物、疫苗及高端醫療器械等研發力量尚有不足。“我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生物醫藥產業國家,但在一些關鍵核心技術上存在難點、短板甚至‘卡脖子’問題,亟需從基礎研究、產業發展、臨床試驗、藥品監管等方面組織力量進行協作攻關。”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教科衛體委員會副主任、中國藥學會理事長孫咸澤遞交了一份關于推動生物醫藥關鍵核心技術聯合攻關的提案。他在提案中建議,強化基礎研究,加強生物醫藥關鍵核心技術科技專項聯合攻關,激發企業主體活力,引導其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積極營造鼓勵藥物創新的制度環境。
孫咸澤委員回憶,去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醫藥衛生界、教育界委員聯組會時指出,要集中力量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快解決一批藥品、醫療器械、醫用設備、疫苗等領域“卡脖子”問題。“作為醫藥衛生界委員,我們深感責任重大,在去年兩會結束后,多次組織院士、專家去醫藥創新企業進行深入的調查研究和溝通交流。”他表示,調查顯示,當前我國醫藥科技創新的質量和水平有待提高,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重大原創型藥物和引領性的醫療技術相對缺乏,具有國際影響力和話語權的重量級研發機構、領軍人才以及大型創新型的公司還是相對較少,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的生產裝備和關鍵零部件仍需開展核心技術攻關,這些都制約著我國生物醫藥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為此,孫咸澤委員建議,加強基于技術和臨床需求的創新藥研發科技基礎設施平臺及能力建設,充分發揮舉國體制優勢,布局生物醫藥關鍵技術研發科研專項,尤其關注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創新技術,集中全國優勢科技力量開展“卡脖子”技術聯合攻關研究。要強化基礎研究,弄通“卡脖子”技術的基礎理論和技術原理,打通基礎研究和技術創新銜接的綠色通道,力爭以基礎研究帶動應用技術群體突破;要甘坐“冷板凳”,鼓勵重點研究基礎實驗室要有基金、企業支持,使創新種子、青苗源源不斷地提供出來,多部門協作促進政產學研醫深度融合。
“企業是創新主體,對創新型企業,政府要加強支持,要使企業主動加強主觀能動性,提高企業發展定位。”孫咸澤委員表示,要激發企業主體活力,讓企業從“要我創新”轉向“我要創新”,加大在創新藥研制的資金投入,主動與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國家重點實驗室合作,形成創新聯盟,圍繞自身發展需求,制定企業長期創新發展規劃。同時積極營造鼓勵藥物創新的制度環境,在新藥自主定價、臨床使用、醫保報銷、專利補償等方面對新藥研發進一步支持和鼓勵。
(責任編輯:張可欣)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每周醫藥看點(9月22日—28日)
國家藥監局藥品和醫療器械審評檢查京津冀分中心、華中分中心、西南分中心掛牌成立;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聯合發布通知,公開征集2025年度計量支撐產業新質生產力發展項目,... 2025-09-28 14:16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33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082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