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血壓 請從家庭自測血壓做起
作為常見的慢性心血管疾病,高血壓對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有著很大影響,必須加以有效控制。臨床提倡家庭自測血壓,有助于及時掌握自己血壓狀態、血壓水平和血壓細小變化數值,便于醫生評估降壓療效,進一步科學合理用藥。
我國自測血壓的患者僅有7%
在我國,根據北京、上海高血壓門診患者的調查結果,每天堅持測血壓的患者僅有7%左右;而在意大利,門診患者規律的家庭自測血壓率高達75%。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心內五病房郭宏教授指出,通過推廣家庭血壓自測,可增加人們對高血壓的知曉率、控制率,對提升我國高血壓防控水平意義重大。
血壓是波動性和變異性較大的生命指標,需要多次反復檢測才能對患者的血壓做出精準、可靠的評估。依據準確測量的血壓水平,調整服用藥物的用量,才有可能把血壓管理到最佳水平。不光是高血壓患者群體需要經常自測血壓,對血壓正常的人群,也應該在家中利用血壓計量血壓,了解自己有沒有高血壓的趨勢,達到提前預防的目的。同時,家庭自測血壓可以引起社會對高血壓防治的普遍關注,提高患者診治的積極性、依從性和主動性。
那么,對高血壓患者來說,應用什么樣的血壓測量設備?何時測量血壓?測前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在家里自測血壓,多少才算正常?
在臨床診療、人群防治和科學研究中,有3種常用的血壓測量方法,即診室血壓、動態血壓和家庭血壓,其中診室血壓和動態血壓是在醫院由醫生、醫技人員幫助完成,家庭血壓是患者或正常人在家自行測量,也稱自測血壓。
電子血壓計優于水銀血壓計
開展家庭自測血壓時,應選擇經認證合格的上臂式醫用電子血壓計,定期校準。測量過程中注意放松身體,去除可能有干擾的因素(測量前30分鐘內禁止吸煙、飲用咖啡或茶等,排空尿液),安靜休息至少5分鐘。日常生活中,有一些高血壓病程較長的患者習慣于用水銀血壓計測血壓,認為其準確性較高,其實這種水銀血壓計僅僅只是一種壓力計,大多需要醫務人員配合聽診器才能測血壓。
同時,由于水銀血壓計操作繁瑣,攜帶不便,加上水銀本身又是對環境有污染的重金屬物質,許多國家已逐步淘汰并禁止使用。目前電子血壓計日益普及,借助經過專業認證、符合質量標準的電子血壓計,嚴格按照注意事項測量血壓,同樣能夠保證測量的準確性,并且電子血壓計攜帶方便,操作起來也較水銀血壓計更便捷、更容易。
測量姿勢和測量時間很重要
在測量血壓時宜采取坐位,雙腳平放于地面,放松且身體保持不動,不要說話。位置規范適用于上臂中點與心臟處于同一水平線上,袖帶下緣應在肘窩上2.5厘米(約兩橫指)處,松緊合適,以袖口可插入1-2指為宜。需要注意的是,手臂過粗或是過細的人,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適宜的袖帶,如選用標準袖帶可能會形成一定的誤差。
對血壓監測時間點的把握,也是正確測血壓的重要環節,一般可在清晨及晚睡前2個節點監測安靜狀態下的血壓,每次測2-3遍,取平均值;對于服用降壓藥的高血壓患者,尤其要安排早晨服藥及早餐前、排尿后的固定時間自測坐位血壓,此時的血壓水平有助于幫助醫生調整用藥。部分患者習慣于服藥后2-3小時測量血壓,這個時間段的血壓值僅僅反映降壓藥的短時效應,不能判斷該藥是否能夠24小時控制血壓。
自我血壓監測,可防患未然
就診時,患者應把之前連續測量家庭血壓的結果提供給醫生作參考;血壓控制平穩且達標者,可每周自測1-2天血壓,早晚各1次,以便對自己的血壓心中有數。每次測完血壓后,需將測量結果完整記錄,以備隨時調閱。記錄內容應包括測量血壓者的姓名、測量日期與時間、收縮壓、舒張壓及脈搏,如果血壓計提供了平均壓或脈搏壓,也應一并記錄下來。
需要提醒的是,血壓測量的次數不宜過多過頻,以免造成焦慮情緒,促使交感神經活動增強,血壓波動,反而測不準了。還要注意血壓測量的時機,有些人半夜起床排尿時也會測血壓,以查看自己的夜間血壓如何,這并不準確。
在家測量血壓可以達到最舒適、最放松的狀態;在家里測得的血壓,準確度往往要高于醫院診室測量。但要注意,醫院診室的血壓標準為140/90毫米汞柱,而家庭自測血壓的參考標準要稍低點兒,為135/85毫米汞柱。血壓的控制目標,最好是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但不低于120/70毫米汞柱。
通過家庭自測血壓,有助于提升每個人的血壓達標率,預防和減少遠期心腦血管等并發癥的發生,健康生活每一天。(衣曉峰)
(責任編輯:宋佳薇)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