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專家共議“防治心腦病進入腦心同治時代”
中國食品藥品網訊 7月9日至11日,中國卒中學會第七屆學術年會暨天壇國際腦血管病會議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召開,與會專家通過線上與線下結合的形式深入探討了“腦心同治”問題。
大會開幕前,趙步長教授與饒明俐教授、趙繼宗院士、葛均波院士交流
院士談腦心同治
7月10日大會開幕式結束后,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趙繼宗院士分享《腦心同治進展》報告開啟大會學術交流:“首先從一個病例引出,59歲患者,2019年3月來院看病,住院心內科,診斷冠心病冠脈狹窄,準備做支架或者搭橋手術,但是病史發現患者1989、2000、2006年發生過三次腦卒中……”趙繼宗院士深入介紹了發病在心、傷害在腦的病例;建議創建腦心同治新學科,探索腦心共患疾病聯合診療和研究中心,開展腦心同治、同研、同防、同康。趙繼宗院士總結:腦心同治代表了臨床醫學一個潛在的創新領域;腦心同治需要多學科聯合,早期診斷和精準治療;從心腦血管病發病機理入手,為心腦血管病的防治開創新局面。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葛均波院士分享《心血管疾病發生機理與防治的新認識》,提出泛血管疾病是一組血管系統疾病,以動脈粥樣硬化為共同病理特征,危害心、腦、腎、四肢等重要器官。
兩位院士從臨床實踐中均證實心和腦具有密切的生理關系,心腦血管病變具有共同的病理基礎動脈粥樣硬化,同樣的病理基礎、同樣的危險因素造成不同的疾病,對心腦血管病進行共同干預,需要腦心同治。這也再次呼應了由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腦心同治專業委員會委員們共同提出的“防治心腦血管病進入腦心同治時代”。
腦心同治高峰論壇
同期下午,腦心同治高峰論壇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召開,趙步長教授擔任論壇主席,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附院張祥建教授、火箭軍總醫院神經內科牛俊英教授、云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林亞明教授主持腦心同治學術交流。
張祥建教授、牛俊英教授、林亞明教授共同主持論壇
首先由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腦心同治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趙步長教授致開幕辭,他從趙繼宗院士推崇腦心同治理論、葛均波院士提出泛血管醫學概念、陳香美院士提出心腦腎協同治療理論談起,緊接著向與會專家詳細介紹了心腦血管疾病的防治進入腦心同治時代的五個科學依據:國家認可(科技部立項);三個研究院(中心)多位院士科學家的系統研究;腦心同治理論及其產品寫入本科生及研究生教材;老百姓(人民群眾)認可;治未病(防治并重)。同時還重點分享了腦心通膠囊研制的背景和其科學的組方理論(傳承并發展王清任補陽還五湯,補氣補血+通經絡+活血化瘀,缺一不可,防治結合),最后他還表示今后步長制藥將一如既往地為推動心腦血管疾病的防治進入腦心同治時代而不懈努力,為健康中國的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趙步長教授
隨后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蔡定芳教授為大家分享了一項自己開展的腦心通提高缺血性腦卒中二級預防療效的臨床研究。他從研究目的、入組標準、主要療效指標及次要療效指標、不良反應等方面展開了介紹,研究結果表明腦心通提高缺血性卒中二級預防臨床療效,在指南治療的基礎上增加腦心通可減少缺血性腦卒中的再發生。
蔡定芳教授
陸軍總醫院張微微教授為大家帶來了一項谷紅注射液治療缺血性腦卒中的安全性、有效性多中心回顧研究,她從立項依據、試驗設計要素、納入標準、數據資料收集、安全性評價指標等方面進行了詳細講解,從研究結果來看,谷紅注射液確實要優于對照組丁苯酞,但是谷紅注射液在臨床應用的時間還很短、數量還很少,因此今后還需要做一系列的前瞻性、回顧性的大樣本研究。
張微微教授
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王新志教授以“共軛的腦出血與腦梗死”為題,展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講課,他從腦梗死出血轉化的定義與分類、病理生理機制,腦出血后再灌注損傷等方面全方位地進行了闡釋。
王新志教授
解放軍總醫院第六醫學中心戚曉昆教授以“心源性卒中病因與防治進展”為題,從卒中和心源性卒中的概況、心房纖顫的流行病學與卒中關系、非瓣膜病房顫與卒中風險評估、心源性栓塞的診斷、心源性卒中的治療等方面系統講解了這一課題。
戚曉昆教授
浙江中醫藥大學萬海同教授以“強化腦心同治理論的科技支撐”為題,從心腦血管疾病現狀、腦心同治理論、丹紅注射液及腦心通膠囊的作用機制、腦心通膠囊的一項臨床研究和未來研究計劃五個方面進行了講解。
萬海同教授
林亞明教授帶來了“缺血性腦卒中抗血小板治療新理念及中藥治療”報告,他講道,缺血性腦卒中依舊是中國主要的公共衛生問題,抗血小板聚集是基石治療,存在明顯的抵抗現象,影響臨床結局,尋找有效藥物依然是一個關鍵環節;多項臨床試驗研究總結證實,形成共識或指南明確指出:口服中成藥有效,中藥靜脈注射劑有效;口服中藥、中成藥與中藥靜脈注射劑顯著地抗血小板聚焦和降低血漿黏稠度等血液流變學指標,臨床實際中客觀上提高了療效。
林亞明教授
以上這些學術觀點都說明腦心同防,腦心同治的重要性。腦心同治理論、組織、會議都發展很快,從2010年中國醫師協會中西醫結合醫師分會腦心同治專家委員會成立。截至目前,已成立29省市、179個地市腦心同治專業委員會。
腦心同治助力健康中國
會后,趙步長教授做客了大會官方媒體中心,接受了《中華醫學信息導報》、神經時訊、全科學苑等多家媒體聯合采訪,在訪談中趙步長教授向大家分享了他推廣“腦心同治”理念的初衷,在他從醫60余年的臨床經驗中,他深刻地意識到心腦是相通的,尤其在中醫理論中強調心腦相通,30%神經科病變由心臟引起,心臟治不好,腦也治不好;從西醫來看,心腦血管疾病的病因是動脈硬化,需要全身心同治。在整個生命周期中,血液一脈相承,影響著整個生命周期的健康,很多腦血管疾病的發生都與心臟存在一定關聯。因此,“腦心同治”理論得到了中醫和西醫的認可,這種理念改變了醫學上治腦不治心、治心不治腦的現狀。
“腦心同治”理論的實踐中,不僅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還需要行業同道專家學者共同的努力,同時還需要大家從自身出發,改變不良生活習慣,三方聯合才能更好地將“腦心同治”理論運用到實踐中去。
在農村很多人因病返貧,疾病可以讓一個脫貧的人再次回到貧窮狀態。因此,疾病給患者帶來身心摧殘的同時還會給家庭帶來極大的經濟負擔。
趙步長教授表示在未來會加大“腦心同治”理論的實踐,進一步推廣落地,助力健康中國戰略目標。
(文章部分轉載自:中華醫學信息導報)
(責任編輯:張可欣)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