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近視防控需“光合作用”,戶外活動不可少
中國食品藥品網訊 “兒童青少年用眼時長超出標準1倍有余,戶外有效暴露時長嚴重不足”“改進青少年不良用眼習慣已迫在眉睫”……8月29日,在由人民網主辦的“第二屆國民視覺健康高峰論壇”上,多位來自衛生健康領域、眼科醫療行業以及教育界的專家紛紛呼吁,青少年近視問題亟待重視和解決。
本屆論壇旨在凝聚起全社會關注兒童眼健康問題的共識,主動應對疫情影響,分享并推廣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的前沿成果和創新經驗。
論壇上,原衛生部副部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原局長、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創會主席佘靖呼吁,全社會要建立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的綜合防控體系,通過政府支持、家長關注、學校重視、專業醫院干預,齊抓共管,才能實現防控目標。改進青少年不良用眼習慣已迫在眉睫,亟待得到更進一步的重視和解決。
教育部體衛藝司原巡視員廖文科認為,要堅持預防為主,集中精力抓日常近視防控工作。要面向全體學生,有針對性、精準地開展經常性的預防工作,尤其要在減輕課業負擔、加強對電子產品的管理、增加體育鍛煉、培養學生護眼意識、學校與家庭聯動等方面出實招、真落實,把主要精力放在預防上。
論壇發布了《中國青少年近視防控大數據報告》(以下簡稱報告)。該報告對比了不同年齡段、不同地域孩子“白天”與“晚上”用眼時長和戶外有效暴露時長,指出當前兒童青少年用眼時長超出標準1倍有余,戶外有效暴露時長嚴重不足。報告強調,近視防控是個系統性工程,需要整合市縣、“家庭-校園-社會”、中醫及西醫、大數據及信息化監測等力量,共同為兒童青少年的眼健康保駕護航。
論壇還組織了“專業對話——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的視覺健康”主題圓桌論壇以及“系統防控——新常態下的綜合防控方案探討”主題圓桌論壇,與會專家分別就病理性近視、視力普查、近視防控干預手段、加強青少年視覺健康需多方參與等話題展開討論。
論壇上,“光明使者”青少年視覺健康行動啟動。(李碩)
(責任編輯:張可欣)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