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食品安全法》為什么把范圍擴大?
【法律條文】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下列活動,應當遵守本法:(一)食品生產和加工(以下稱食品生產),食品銷售和餐飲服務(以下稱食品經營);(二)食品添加劑的生產經營;(三)用于食品的包裝材料、容器、洗滌劑、消毒劑和用于食品生產經營的工具、設備(以下稱食品相關產品)的生產經營;(四)食品生產經營者使用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五)食品的貯存和運輸;(六)對食品、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的安全管理。
【案例解讀】
某公司是一家以化工原料及保健品原料為主營業務的公司。2016年該公司發現當地的某皮革廠有許多剩余的垃圾皮料,于是將這些皮料進行回收,合成藥用明膠和食用明膠,從而可以大大縮減生產成本。某知名糖果企業得知此事后,想從該公司購進該種食用明膠。該公司害怕這種明膠食用后對身體有害,違反《食品安全法》的相關規定而受到處罰,所以遲遲未決定是否進行大量生產。而糖果企業表示該公司只是添加劑的生產商,不是食品生產商,即使發生事故,該公司也不承擔法律責任。最終該公司經過考慮后,和糖果企業達成合作協議。這種做法對嗎?
【我要提問】
新《食品安全法》為什么把范圍擴大?
【專家說法】
食品安全是重大的民生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給老百姓一個滿意的交代,是對我們執政能力的重大考驗。”要想打贏食品安全的攻堅戰,需要法律、食品科學等多學科的共同參與。從法律的層面來說,對于各種違反《食品安全法》,生產有毒有害食品的現象進行法律制裁是最主要的任務。在現實生活中,由于很多企業對法律的無知,造成食品安全隱患之后,依然認為自身并未違反法律規定。我國《食品安全法》第二條明確規定,從事食品生產、加工、銷售,食品添加劑的生產經營,食品包裝等都屬于食品安全的調控范圍。本案例中,該公司明知以工業垃圾加工的明膠對人體有害,還將其賣給糖果企業,雖然其并不是食品的直接加工者,但作為添加劑的生產經營者,其行為應當受食品安全法的調整。
【一句話點評】
最新《食品安全法》將其規定范圍調整得非常廣泛,包括食品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任何可能影響到食品安全的方方面面都應當符合該法的相關規定。
(責任編輯:齊桂榕)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監督食品安全問題要靠新聞媒體嗎?
新聞媒體通過曝光和宣傳的方式維護食品安全秩序,既是法律所規定的義務,也體現了其作為傳播事實和真相的媒介應當具備的職業素質。媒體也應當本著尊重事實的態度進行報道,不能任意夸大和扭曲客... 2020-05-18 16:24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33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082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