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購來的中成藥檢出化學藥成分 浙江德清縣查處一起生產銷售假藥案
近日,浙江省德清縣人民法院對甘某某生產銷售假藥案予以判決。這是德清縣市場監管局在“保健”市場亂象整治行動中,根據一條群眾投訴線索,從一張物流單入手,聯合公安機關破獲的一起仿冒同仁堂產品假藥案。執法人員搗毀制假窩點1處,抓獲生產銷售假藥涉案人員1人。本案生產銷售貨值超過200萬元,涉案假藥包括假冒同仁堂的止渴養陰膠囊、止渴降糖膠囊、克銀丸、山菊降壓膠囊等。
郵購降糖藥服用后頭暈
今年初,德清縣市場監管局稽查大隊執法人員受理了轄區內新市鎮群眾董某某的投訴。董某某患有糖尿病,長期服用降糖類藥物,偶然在一張宣傳單上看到標稱“同仁堂止渴養陰膠囊”的藥品。“宣傳單上說這款藥為純中藥配方,降糖效果明顯,可以根治各種類型的糖尿病。”董某某告訴執法人員,他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打通了宣傳單上的電話,郵購了四個療程的產品(標示批準文號為國藥準字Z20080441,標示生產企業為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同仁堂制藥廠,標示產品批號為20180224)。
然而,服用一個療程后,董某某出現血糖偏低、服藥后頭暈等癥狀,因此懷疑上述藥品為假藥。
執法人員查詢藥品批準信息,未發現問題,藥品包裝、說明書內容等也沒有明顯異常。但執法人員反復仔細檢查后發現,藥品包裝相對粗糙,產品批號、生產日期、限用日期印刷存在瑕疵。
為進一步確定藥品質量,德清縣市場監管局稽查大隊執法人員對投訴人提供的藥品進行快檢,結果顯示格列本脲、鹽酸二甲雙胍陽性。執法人員立即委托湖州市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檢測,結果檢出格列本脲、鹽酸二甲雙胍。
中成藥中怎么能添加化學藥成分?執法人員懷疑該藥不是同仁堂生產的,因此立即向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同仁堂制藥廠注冊地的北京市東城區監管部門發函協查。經同仁堂制藥廠確認,上述止渴養陰膠囊不是該廠生產的。
根據現行《藥品管理法》,執法人員基本認定上述藥品為假藥。
一張物流單指明破案方向
考慮到降糖藥的風險,德清縣市場監管局稽查大隊執法人員多次挨家挨戶走訪新市鎮范圍內的購買者。走訪發現,新市鎮服用上述“同仁堂止渴養陰膠囊”的受害者有20余人,且大部分年齡較大,服用該藥品的時間較長,存在很大安全隱患。
執法人員走訪得知,受害者均是通過電話郵購方式購進藥品,在一位受害者家中提取的一張物流單上顯示,藥品的發貨地址為河北省滄州市某快遞點,聯系人為馬某某。德清縣市場監管局對上述“同仁堂止渴養陰膠囊”出具假藥認定書,以馬某某涉嫌銷售假藥為由立案,并將案件移送縣公安局,兩部門啟動聯合辦案機制。
2月25日,德清縣市場監管局與縣公安局成立專案小組,赴發貨地滄州開展偵查行動。在滄州德邦快遞某物流點找到快遞員朱某某。經調查,2018年下半年馬某某(后證實該身份為冒用)到該物流點聯系代發業務,提供了身份證、銀行卡信息。朱某某根據馬某某從微信傳遞的發貨信息向全國其他地區發貨。
專案小組現場發現一張寄貨快遞單,顯示涉案藥品是從湖北省天門市發往滄州。專案小組立即赴天門偵查。
成功抓獲涉案人員
經進一步偵查,隱藏在天門的生產銷售假藥的甘某某浮出水面。甘某某打著北京同仁堂的名義非法制售假藥,持續時間長、影響范圍廣。從銀行取款記錄和物流發貨記錄初步統計,貨值超過200萬元。
然而,甘某某反偵查意識很強,銀行卡、手機號登記信息均不是實名,給調查帶來很大難度。功夫不負有心人,在當地公安部門的配合下,專案小組在天門某民宅內將甘某某抓獲,現場查獲生產假藥的模具、樣品和原料進貨賬本。
經查,2017年至2019年,甘某某在未取得藥品生產銷售資質的情況下,采購生產原料、藥瓶及模具,在位于天門的多處出租房中生產假藥,為逃避打擊經常變換生產地點。
甘某某的銷售渠道也很隱蔽,經常變換物流公司和郵寄點,先后通過德邦快遞、中通快遞將假藥寄到北京市朝陽區某宅急送快遞點、滄州市德邦快遞某快遞點,然后銷往全國各地。
據悉,甘某某曾于2012年4月因生產銷售假藥罪被北京市房山區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一年,系累犯。此次甘某某因犯生產銷售假藥罪被德清縣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八個月,并處罰款。(孫建新 雷云超)
(責任編輯:齊桂榕)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執法實務|建立稽查執法五維坐標系,提升執法精準度
?藥品稽查辦案專業性強、程序復雜,如何從紛繁復雜的法律和事實中抓住核心、理清脈絡?筆者認為,關鍵在于堅持系統思維,構建涵蓋程序、文書、評查、法律、裁量五個維度的稽查執法坐標體系。 2025-09-26 10:49執法實務|厘清證明責任?推進依法行政 ——淺談藥品行政處罰中的證明責任
在藥品行政處罰過程中,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應當以行政訴訟中的證明責任分配為主要指引,厘清其在處罰程序、處罰職權、處罰裁量等方面應承擔的證明責任,充分收集證據,并合理應用證據,保證行政處... 2025-09-24 08:49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33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082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