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血壓就要“高不成低不就”
高血壓的危害很多人都知道,但血壓也不是越低越好,特別是高血壓患者在使用藥物治療時,如果血壓降幅過大、降速過快,也是很危險的,而對于普通人來說,低血壓也是病,也要對癥治療。下面帶大家一起認識低血壓。
收縮壓/舒張壓低于90/60mmHg稱為低血壓,低血壓患者輕微時可出現頭暈、頭痛、食欲減退和精神不振、疲勞、面色蒼白、消化不良、暈車、暈船、情緒控制力差、反應遲鈍、末梢循環不良、手足冰涼、心悸、呼吸困難,甚至昏厥,如長期低血壓得不到糾正,會使人體功能大幅度下降,出現視力和聽力降低、骨折、抑郁、壓抑,嚴重影響生活的質量。
高血壓患者在服用降壓藥時,如果降壓過快、幅度過大,會進一步加重原有的心、腦、肝、腎血管供血不足,嚴重者可引起休克,造成“降壓灌注不良綜合征”。
低血壓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前者多發生在大病之后,后者見于體質虛弱者。其中慢性低血壓又可分為3類:
1. 體質性低血壓:多見于20-50歲體質虛弱、瘦弱和缺乏身體鍛煉的女性,輕者無癥狀,重者可出現頭痛、疲乏、暈厥,在夏季氣溫較高時表現更為明顯。
2. 體位性低血壓:當人從臥位到坐位或直立時,突然出現血壓下降,降幅可達20mmHg,并伴有明顯的頭暈、視物模糊、疲乏、惡心、嘔吐、心悸、頸背疼痛等癥。嚴重的低血壓表現為一旦變換體位,血壓就下降,出現昏厥,以致臥床不起。此外,還可能誘發腦梗死、心肌缺血。
3. 繼發性低血壓:是繼發于某些疾病或服用某些藥品引起的低血壓,如風濕性心臟病、慢性營養不良,或不適當地服用抗高血壓藥、利尿藥、催眠藥、抗抑郁藥等。
對低血壓的治療要遵從醫囑,可選擇服用麻黃堿,它可使皮膚、黏膜和內臟的血管收縮,用藥后使血壓升高,脈壓差加大;或選用哌甲酯,于早餐或午餐前服。另外,鹽酸米多君可治療各種原因的低血壓,尤其是血循環失調所引起的直立性低血壓。中成藥可選金匱腎氣丸、六味地黃丸,甘草單味藥水煎服用是有效的治療低血壓的方法。
日常生活中低血壓患者應注意從臥位到起立時,要緩慢一點,盡量穿緊身的衣褲和襪子,飲食可偏咸一些,同時多喝白開水,以增加血容量。當然,對生活懷有激情及適度的運動,也是有益的。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2017中國食品藥品網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