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體相關罕見病從支持治療邁入精準靶向時代
中國食品藥品網訊(記者董笑非) 補體相關罕見病的診療已從傳統的支持治療邁入精準靶向時代。隨著診斷技術的規范化和多學科協作的深化,未來有望實現更高水平的疾病控制和生活質量改善——這是近日記者在2025年補體日大會上獲得的消息。
補體系統是人體先天免疫的核心組成部分,如同維系免疫平衡的“雙刃劍”。它在免疫監視與組織穩態中發揮關鍵作用,能協助機體清除病原體與受損細胞,守護健康;但當補體系統出現缺陷、功能障礙或過度活化時,又會成為多種炎性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驅動因素,誘發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癥(PNH)、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癥綜合征(aHUS)、全身型重癥肌無力(gMG)、視神經脊髓炎譜系?。∟MOSD)等罕見病,可累及血液、腎臟、神經等多個器官系統?!芭c補體系統相關的罕見病起病隱匿,臨床表現復雜,漏診、誤診率較高,并且病情進展迅猛且兇險,往往一發現已經成了重癥?!北本﹨f和醫院院長張抒揚說道。
“以補體相關罕見病的典型代表PNH為例,它的臨床主要表現為血管內溶血、骨髓衰竭和高風險并發血栓等,嚴重者可危及生命。這其中20~40歲患者約占77%,他們往往正值人生黃金期,面臨生育、職業等多重社會角色中斷?!比A中科技大學血液病學研究所所長胡豫表示:目前,PNH診斷和治療手段的突破改變了臨床格局。流式細胞術快速發展,推動PNH診斷;末端補體抑制劑的上市推動治療目標從“緩解疾病癥狀”邁向“控制血管內溶血”。
張抒揚告訴記者,補體相關罕見病診療的突破目前有幾個方面:一是在研究診療領域突破,靶向藥物用于治療是醫學發展的進步。之前很多年,只能依賴大劑量激素治療,它帶來的問題相當嚴重。分子靶向治療的突破給患者帶來了精準診療時代。二是指南規范化。臨床實踐提供了標準化的路徑,顯著提高了國內補體相關罕見病的診療水平。三是診療服務能力不斷提升,多學科的協作不斷產生新的成果,服務更多的患者。“可以說是從知識空白到了系統的突破,從單病種的研究到形成了中國方案?,F在是‘政策引領、體系支撐、多方協同’的發展格局。”張抒揚也表示,由于我國是罕見病大國,病種繁多,還有太多問題沒有解決,95%的患者還沒有有效的藥物治療,所以特別期待醫、研、企的結合。
顯然,構建更完善的罕見病防治體系,還有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在胡豫看來,基層要建立一個完整的罕見病的診療手段體系有點困難,比如基因測序,不見得所有的基層都能做;比如流式細胞術檢查PNH需要用現代手段,即使買了流式細胞儀,還要配備人員,只有大中心才能做到。建議在各個地區建立區域性診療中心,來完成精準的診斷任務。再就是藥物的可及性的問題。“另外,我國人口基數大,患者數據多,但我們是數據大,還不是大數據,數據質量有待提高,否則將來可能影響標準建立、指南提供等方面?!焙フf。
(責任編輯:宋莉)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