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徹全國藥品監督管理工作會議精神系列評論|持續完善和加強中藥監管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強調“中醫藥學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傳承創新發展中醫藥是件大事”“要把這一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繼承好、發展好、利用好,推動中醫藥走向世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要求,完善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機制。今年全國藥品監督管理工作會議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明確指出要持續完善和加強中藥監管,優化中藥審評審批體系,促進中藥生產經營便利化,加強中藥質量安全監管,更好推動中藥傳承創新發展。
“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創新是推動中醫藥傳承發展的不竭動力,而完善中藥審評審批體系則是激發中藥創新活力的關鍵之舉。完善中藥審評審批體系,就是要為中藥創新打開閘門,營造優質的政策環境和制度氛圍,讓創新的源泉充分涌流。要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深化藥品醫療器械監管改革促進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加大中藥研發創新支持力度。充分尊重中醫藥發展規律,持續完善中醫藥理論、人用經驗和臨床試驗“三結合”的中藥注冊審評證據體系。加強中藥藥物臨床試驗管理,提高臨床試驗的方案設計水平、監管能效。強化對藥品獲益風險的綜合評價,切實把中藥安全有效、質量可控的邏輯說明白、講清楚,支撐中藥新藥上市。支持港澳已上市傳統口服中成藥審評審批。嚴格醫療機構中藥制劑審批,規范開展調劑使用。推動名老中醫方、醫療機構中藥制劑向中藥新藥轉化,鼓勵運用符合產品特點的新技術、新工藝和新劑型對已上市中藥進行品種改進,穩步推進持有人主動加快開展中藥注射劑上市后研究和評價,為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水積而魚聚,木茂而鳥集。”良好的生產經營環境猶如肥沃的土壤,滋養著中藥產業茁壯成長,而便利化則是推動中藥產業繁榮發展的催化劑。促進中藥生產經營便利化,是助力中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其關鍵在于強化政策引導,優化政務服務,切實提升辦事效率。促進中藥生產經營便利化,強化制度建設是關鍵,要推進《中藥品種保護條例》《野生藥材資源保護管理條例》修訂,出臺實施《中藥生產監督管理專門規定》。修訂藥品GMP中藥飲片附錄,制定中藥材供應商審核指導原則。推進珍稀瀕危中藥材替代品研制。要助力統一大市場建設,推動按照省級炮制規范炮制的中藥飲片按規定跨省銷售,允許按照國家藥品標準生產的中藥配方顆粒直接跨省銷售。加強中藥監管政策國際協調和培訓,樹立中藥審評國際權威,支持國內具有臨床優勢的中藥開展國際注冊,助力中藥產品走向世界。
天地之大,黎元為本;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守護公眾健康底線,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而加強中藥質量安全監管,則是守護這一底線的重要保障。要以高效嚴格監管提升中藥產業合規水平,全鏈條抓好中藥監管工作。持續推進中藥材GAP監督實施,做好中藥材質量監測,壓實企業對中藥材供應商審核責任,從源頭提升中藥質量。嚴格中藥生產、經營和使用全環節監管,組織開展中藥生產重點檢查、有因檢查,加大對中藥違法違規行為打擊力度。突出重點、強化震懾,嚴查重處違法違規行為。持續加強中藥抽檢和藥物警戒工作,推進中藥安全性評價,加強重點品種的不良反應監測。創新監管手段,以中藥注射劑為試點,探索中藥智能制造和智慧監管的協同發展,試點開展重點中藥飲片追溯工作,不斷筑牢中藥安全底線。
“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身處新時代,肩負新使命,中醫藥傳承創新被寄予新期望,需要新作為。我們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以更加堅定的信念、更加有力的舉措、更加務實的作風,持續完善和加強中藥監管,深化中藥審評審批制度改革,完善符合中藥特點的中藥監管體系,推動中藥監管科學發展,讓中藥在新時代煥發出更加璀璨的光彩,為人類健康事業作出更為卓越的貢獻。(本報特約評論員)
(責任編輯:常靖婕)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33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082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