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冷知識:有什么藥物只差一個字,實際卻天差地別?
你有沒有發現,大家經常把麻醉藥和麻醉藥品混為一談?雖然它們的名字僅一字之差,但其實,它們的區別可大了!本期推文就為大家詳細介紹它們之間的區別,下次再聽到這兩個詞,可別再傻傻分不清!
什么是麻醉藥?
麻醉藥,俗稱“麻藥”,是指那些可以使人體的某個部位或全身暫時性失去知覺和痛覺的藥物。它們主要用于手術或其他醫療操作中,幫助患者減輕痛苦并確保手術過程的順利進行。麻醉藥的作用機制在于阻斷神經信號的傳遞,從而使患者在手術過程中避免感受到疼痛。
根據麻醉藥的作用范圍,它們可以被劃分為兩類:
全身麻醉藥
通過作用于整個中樞神經系統,使患者在手術過程中完全失去知覺。全身麻醉藥根據給藥方式可分為吸入性麻醉藥和靜脈性麻醉藥。吸入性麻醉藥有乙醚、氧化亞氮、氟烷、恩氟烷等。靜脈麻醉藥主要包括氯胺酮、丙泊酚、依托咪酯等。
局部麻醉藥
僅作用于身體的特定局部區域,使該區域暫時失去知覺。例如,利多卡因和布比卡因,都是較為常見的局部麻醉藥。局部麻醉通常用于小型手術或局部治療,如牙科手術和皮膚縫合等。
什么是麻醉藥品?
麻醉藥品指的是那些主要用于緩解疼痛的藥物,其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但不會導致患者完全失去意識。麻醉藥品通過減輕疼痛感覺并緩解由疼痛引起的精神緊張和煩躁,幫助患者更好地應對疼痛,它們并不會使患者的知覺完全喪失,而是使疼痛得到有效控制。
麻醉藥品通常用于以下情況:
1.疼痛管理:用于控制和緩解由疾病或手術所引起的疼痛。例如,慢性癌癥患者或術后患者常用麻醉藥品來緩解疼痛。
2.精神鎮靜:有助于緩解由疼痛引發的精神緊張和煩躁,提高患者的舒適感。
常見的麻醉藥品有:
1.嗎啡:一種強效的鎮痛藥,常用于癌癥患者的疼痛管理;
2.可待因:用于治療中等程度的疼痛,如手術后疼痛;
3.哌替啶(杜冷丁):用于中度到重度的急性疼痛管理,如產科疼痛或嚴重外傷的疼痛控制。
麻醉藥與麻醉藥品的區別
雖然麻醉藥和麻醉藥品都與緩解疼痛相關聯,但它們之間存在幾個顯著的差異:
藥理作用差異
1.麻醉藥:麻醉藥的主要作用是使整個身體或身體的特定部位暫時失去感覺和痛覺。它們通過阻斷神經信號的傳遞來實現這一點,從而使患者在手術過程中完全不感到痛苦。例如,全身麻醉藥可使患者進入一種類似于昏睡的狀態,而局部麻醉藥則只在局部區域起效。
2.麻醉藥品:麻醉藥品主要用于減輕疼痛,同時確保患者保持意識清醒。它們通過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來調節疼痛感受,并緩解因疼痛所引起的焦慮和精神緊張。若使用不當,這類藥品存在成癮的風險。例如,嗎啡和可待因主要通過改變大腦對疼痛的感知來減輕疼痛。
管理差異
1.麻醉藥:麻醉藥的使用通常受到嚴格的醫療監管,僅限于在醫療機構或由專業麻醉師使用。由于其作用強烈且風險較高,麻醉藥的管理通常包括嚴格的劑量控制和使用監督。
2.麻醉藥品:麻醉藥品在許多國家屬于受控藥物,必須持有醫師處方才能使用。它們通常用于長期疼痛管理,因此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以避免濫用和成癮問題的發生。
給藥方式差異
1.麻醉藥:麻醉藥的給藥方式可以是靜脈注射、吸入或局部應用。全身麻醉藥通常通過靜脈注射或吸入氣體的方式給藥,而局部麻醉藥則通常以注射或外用形式存在。
2.麻醉藥品:麻醉藥品通常以口服藥物、注射液體或貼劑形式給藥。它們常用于緩解慢性或急性疼痛,給藥方式靈活多樣,便于患者的長期管理。
成癮性差異
1.麻醉藥:全身麻醉藥和局部麻醉藥本身不具備成癮性,但其使用需要嚴格控制劑量,以避免對身體造成不必要的損害。
2.麻醉藥品:一些麻醉藥品,如嗎啡和哌替啶,具有一定的成癮性。如果長期或不當使用,可能會導致藥物依賴或成癮。因此,麻醉藥品的使用必須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以避免濫用風險。
結 語
麻醉藥與麻醉藥品雖僅差一字,實則大相徑庭,在作用機制、臨床用途、監管要求及成癮性方面存在顯著差異。麻醉藥主要用于手術或治療,旨在使患者失去痛覺,以確保治療過程的順利進行;而麻醉藥品則側重于緩解疼痛的同時保持患者的意識清醒。事實上,明確區分二者,對保障醫療安全、促進合理用藥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安安網供稿)
(責任編輯:常靖婕)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