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工黨界別小組:推動我國中醫藥科技創新發展
中國食品藥品網訊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中國農工黨界別小組呼吁,夯實中醫藥基礎研究,完善成果轉化政策,培養相關人才,推動我國中醫藥科技創新發展。
當前,我國中醫藥發展取得了矚目的成就,但在科技創新方面仍存在一些挑戰。
農工黨界別小組認為,我國中醫藥基礎研究薄弱,原創能力不足,中醫經典理論和基本概念的生物學內涵研究缺乏系統性依據,難以形成完整、系統的數據;用藥人群、適應癥、用法用量以及合并用藥等表現出多變性、復雜性,較難明晰其臨床精準定位與評價依據。同時,中醫藥科技成果轉化率不足,中醫藥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科技成果轉化率低,科技成果轉化平臺和保障體系尚不成熟;中醫藥科技成果與市場需求契合度不夠,缺乏響應的科技價值評估服務,理論性科研成果難以獲得大范圍推廣。中醫藥科技創新人才相對匱乏。
為此,農工黨界別小組提出三點建議。一是夯實中醫藥基礎研究,完善具有中醫藥特色的療效評價標準,為中醫藥科技發展筑牢基礎。鼓勵中醫經典理論的實質內涵研究,在傳承的基礎上進行理論創新,大力發展符合中醫藥特色與思維特點的技術體系,創新中醫藥研究方法,釋放中醫藥科技活力,多學科、多角度系統挖掘和闡釋中醫基本概念和經典理論的生物學內涵,解釋中醫藥原理,構建連接中醫理論和現代科技的橋梁,為理論指導臨床提供數據支撐。開展符合中醫自身規律的多層次評價研究,構建中國主導、國際認可的中醫藥循證醫學體系。
二是完善高校科研機構成果轉化政策,構建成果轉化平臺和價值評估體系,加強法律服務保障。發揮高校及科研院所人才和技術資源優勢,充分利用校企合作中試基地,釋放科研人員科研活力,以市場機制推動政產學研深度融合,增加科研成果的供給和市場需求契合度,激活中醫藥科技創新活力。搭建中醫藥科技成果轉化價值評估服務體系、加強成果產權保護,重視科技成果信息開放獲取。
三是加強中醫藥創新人才和團隊的培養,為中醫藥科技創新增加人才儲備。培養引進中醫藥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強化中醫藥高等教育多學科交叉融合。(馮玉浩 龐雪)
(責任編輯:張可欣)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每周醫藥看點(9月22日—28日)
國家藥監局藥品和醫療器械審評檢查京津冀分中心、華中分中心、西南分中心掛牌成立;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聯合發布通知,公開征集2025年度計量支撐產業新質生產力發展項目,... 2025-09-28 14:16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33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082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