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以后警惕帶狀皰疹 關注風險 積極預防
中國食品藥品網訊 2月25日,由健康報主辦,中國老年保健協會、基層衛生服務平臺支持的2023國際“帶狀皰疹關注周”媒體會在京召開。會議探討并呼吁關注帶狀皰疹誘因、管理基礎疾病、積極行動預防。
帶狀皰疹是由長期潛伏在脊髓后根神經節或顱神經節內的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ZV)經再激活引起的感染性皮膚病。隨著年齡增長,免疫系統功能下降,帶狀皰疹的發病率呈現升高的趨勢。據統計,我國50歲以上人群每年新發帶狀皰疹約156萬人。
“皮膚病有2000多種,帶狀皰疹是其中最疼的疾病之一。”中日友好醫院副院長、皮膚科主任崔勇教授說道,“近期看,年后皮膚科門診帶狀皰疹病例數量呈現明顯增加趨勢,可能與老年人群慢病負擔加重、年后工作節奏加快、外出旅游勞累導致的免疫力降低等因素相關。”
北京協和醫院麻醉科主任醫師唐帥教授表示,帶狀皰疹陣發性或持續性劇痛,疼痛,最高可達十級痛感,可能更甚于分娩陣痛。老年人或女性有前驅痛的患者,罹患帶狀皰疹后神經痛的風險顯著增高。目前,我國約有400萬的帶狀皰疹后神經痛患者,30%-50%帶狀皰疹后神經痛患者疼痛時間超過1年。
按照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復興醫院月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杜雪平教授的經驗,帶狀皰疹任何年齡都有可能發生,尤其是有基礎慢性病的中老年人更容易罹患帶狀皰疹。此外,免疫抑制或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如腫瘤、HIV、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或長期接受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和放療的患者,也應當警惕帶狀皰疹的伺機而動,避免病上加病,導致治療更復雜。她建議,常在社區醫院進行慢性病管理的人群,可向自己的家庭醫生咨詢風險,積極通過飲食、運動、睡眠等生活方式調節。
崔勇教授強調:“一旦發現有帶狀皰疹一定要在黃金時間3天內就診。應盡快使用抗病毒藥物治療。急性期疼痛控制得越好,帶狀皰疹恢復得越快,帶狀皰疹后神經痛發生率越低。此外要注意,帶狀皰疹不是患過后就會終身免疫的疾病,痊愈后同樣可能復發,接種疫苗是特異性預防帶狀皰疹的一種措施。”
全國政協委員、首都醫科大學全科醫學與繼續教育學院院長吳浩教授認為,需要多角度多層次的提高中老年人疾病及疾病預防的意識。在基層社區衛生醫院,應該強化全科醫學隊伍建設,加強慢性病的管理,為中老年人的健康提供全程管理和預防服務。(田聰)
(責任編輯:常靖婕)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