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熱話題 | 代表委員熱議政府工作報告
中國食品藥品網訊(記者陸悅 落楠 滿雪) 3月5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在京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在部署2022年重點工作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繼續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加大企業創新激勵力度、提高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加強社會保障和服務……一系列工作任務都與醫藥行業息息相關,也讓醫藥領域的代表委員們倍受鼓舞,倍感責任重大。
在創新之路上堅定前行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更是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高頻詞。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推進科技創新,促進產業優化升級,突破供給約束堵點,依靠創新提高發展質量。強調著力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加大企業創新激勵力度。
“從政府工作報告中,我強烈感受到政府對企業創新發展、走‘專精特新’道路的支持,對企業發展更加充滿信心。”全國人大代表,人福醫藥集團、宜昌人福藥業董事長李杰表示,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了“著力培育‘專精特新’企業,在資金、人才、孵化平臺搭建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這一定會促進各類優勢資源向“專精特新”企業集聚,激勵更多企業敢于創新,催生更多拳頭產品,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注入活力。政府工作報告7次提及“減稅”,加大對企業科技創新的財稅支持,必將促進企業進一步加大研發投入。
“政府工作報告充分體現了穩增長政策的系統性、針對性和連續性,在前兩年減稅降費等措施取得明顯實效的情況下,今年給予更大力度優惠,而且對于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非常大、政策十分接地氣。這些舉措都是針對市場主體實際困難和發展需要制定的,對于幫助企業克服困難、保持健康發展勢頭十分重要。”全國人大代表、齊魯制藥集團總裁李燕表示,藥品創新研發需要持續、巨大的資金投入,今年政府進一步加大稅收優惠力度,這大大增強了企業堅定推進科技創新、更好滿足臨床需求的信心。持續的扶持政策,讓企業切實獲得了實惠。以齊魯制藥集團為例,去年在研發投入方面享受到2.48億元加計扣除,同時享受到固定資產一次性計提折舊優惠抵稅2.93億元。節省下來的費用將投入今年創新研發工作中。
無獨有偶。“減稅降費減的是稅,增的是能力和活力。我們將通過減稅降費節省下來的資金重點投入研發項目中,公司去年研發投入達1.85億元、同比增長124%。”全國人大代表、圣湘生物董事長戴立忠堅定地表示,政策持續釋放紅利,今年企業將繼續增加研發投入。
為民生保障貢獻力量
悠悠萬事,民生為大。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不斷提升公共服務水平,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普遍關心關注的民生問題。
當聽到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加強罕見病用藥保障” 時,全國政協委員、輝瑞中國企業資深顧問馮丹龍的心情非常激動。今年兩會期間,她提交了一份關于推進罕見病用藥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建設的提案,建議國家政策應當持續支持,民眾加強對罕見病的科學認知,生物制藥行業研發更多創新藥物,全社會形成合力,讓更多的罕見病患者能夠從中受益。“對于高值罕見病藥品用藥需要多方支付、建立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才能徹底解決,僅靠任何一個單方力量解決重特大罕見疾病的用藥可及都是不夠的,多層次保障勢在必行。罕見病患者的醫療保障正在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政府工作報告給我們指明了方向。”她高興地表示。
“看到政府工作報告中圍繞民生問題的一條條重要舉措,作為醫藥行業的一員,我深感責任在肩。”全國人大代表、楊凌安帝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郭汶霞感慨地表示,提高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提高居民醫保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人均財政補助標準,推動基本醫保省級統籌,推進藥品和高值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提升基層防病治病能力……這些政策明確導向,為醫藥企業發展指明了方向,“我們將切實行動,為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貢獻力量。”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再一次明確提出支持中醫藥振興發展,推進中醫藥綜合改革。政府工作報告明確中醫藥振興發展等,為廣大中醫藥企業鼓舞士氣、增添干勁,讓我們充滿了信心。”全國人大代表、陜西步長制藥有限公司董事長趙超表示,中醫藥在疾病預防、治療、康復等方面具有獨特優勢,是佑護人民健康的重要力量。作為中藥企業負責人,把中醫藥寶貴財富繼承好、發展好、利用好使命在肩。“我們將進一步加大研發投入,在企業轉型升級、產品升級換代上下大力氣、下足功夫,研制滿足人民群眾健康需求的科技中藥、現代中藥,在中醫藥高質量發展道路上行穩致遠。”
(責任編輯:張可欣)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每周醫藥看點(9月22日—28日)
國家藥監局藥品和醫療器械審評檢查京津冀分中心、華中分中心、西南分中心掛牌成立;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聯合發布通知,公開征集2025年度計量支撐產業新質生產力發展項目,... 2025-09-28 14:16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33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082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