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省級藥監微信公眾號榜單|2月20日—2月26日周榜揭曉
中國食品藥品網訊 2月27日,中國醫藥報社發布全國省級藥監微信公眾號周榜,該榜單由中國健康傳媒集團食品藥品輿情監測系統提供數據支持。
全國省級藥監微信公眾號排行周榜(2月20日—2月26日)如下:
“山東藥品監管”排名第一,“吉林藥監”排名第二,“江蘇藥品監管”排名第三。
第四名到第十名的公眾號分別是:“廣東藥監”“浙江藥聞”“山西藥品監管”“湖北藥監”“安徽藥品監管”“新疆藥品監管”“藥安食美誠信河北”。
中國健康傳媒集團食品藥品輿情監測系統顯示,排名第一的“山東藥品監管”發布的原創文章《2021年度全省藥監系統獲得表彰表揚情況》閱讀量較高。文章介紹,2021年,山東省藥品監管系統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全面落實山東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嚴格落實“四個最嚴”要求,積極踐行“人民藥監為人民”的理念,堅持“六個強化”,樹立“六種思維”,實施“三大工程”,推進“三大計劃”,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保障人民群眾用藥安全、促進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等各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涌現出一批政治過硬、作風優良、業務精湛、實績突出的先進集體和個人,受到市場監管總局、國家藥監局和相關部門的表彰表揚。
此外,“山東藥品監管”當周發布的文章中,《安全提升|藥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山東準備這么干!》同樣受到較高關注。近日,山東省藥監局、省公安廳、省市場監管局在全省范圍內聯合開展藥品(含醫療器械、化妝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此次專項整治行動堅持深入開展專項整治與建立健全長效機制相結合,嚴厲打擊違法犯罪與強化日常監管相結合,全力排查風險隱患與加強藥品監管能力相結合,針對藥品、醫療器械、化妝品領域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以嚴厲打擊制售假藥劣藥、違法生產中藥飲片、網絡違法銷售為重點,集中力量,重拳出擊,嚴防嚴管嚴控質量安全風險。
排名第二的“吉林藥監”推送的《藥安吉林|公主嶺市市場監管局多措并舉抓藥安》成為該公眾號當周閱讀量最高的文章。文章介紹,為深入落實吉林省藥監局、長春市市場監管局關于“藥安吉林”百日整治行動工作要求,近日,公主嶺市市場監管局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嚴格按照“四個最嚴”要求,對全市藥品監管領域進行拉網式、無死角的全面集中整治,全力查隱患、找問題、補短板、堵漏洞,進一步規范藥品市場秩序,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切實解決全市藥品經營環節存在的突出問題,消除監管盲區和死角,確保藥品安全監管工作形勢持續穩定,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用藥安全。
排名第三的“江蘇藥品監管”于2月25日發布的文章《省藥監局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專題學習黨內法規》獲得較高關注,成為該公眾號當周閱讀量最高的文章。2月24日,江蘇省藥監局召開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擴大會,專題學習黨內法規,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制度治黨、依規治黨的系列重要論述,邀請江蘇省紀委監委派駐省市場監管局紀檢監察組副組長高洪福作《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學習輔導。會議集體傳達學習了十九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全國黨內法規工作會議精神和十四屆省紀委二次全會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實施意見,觀看了專題教育片《歷史虛無主義與蘇聯解體——對蘇聯亡黨亡國30年的思考》。高洪福緊密聯系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從嚴治黨新要求和工作實際,對《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的主要特點、主體內容和貫徹要求作了深入講解,重點就《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的主體內容以及“六大紀律”所列主要違紀行為進行了詳細解讀,并結合工作實踐、運用專業執紀知識,深入淺出,以案促學,上了一堂生動的紀律教育課。
綜合各省級藥監微信公眾號推送內容來看,國家藥監局發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第一百一十七條第二款適用原則的指導意見》受到藥監系統關注,被“吉林藥監”“湖北藥監”“安徽藥品監管”等多家公眾號轉載。2月22日,國家藥監局印發2022年國家醫療器械抽檢產品檢驗方案同樣備受藥監系統關注,被“貴州藥監”“山西藥品監管”“江西藥品監管”等多家公眾號轉載。
此榜單的監測時段為2月20日—2月26日,相關數據截至2月26日24點。公眾號排名根據總閱讀數、最大閱讀數、文章數、原創文章數等多維度綜合得出。由于省級藥監微信公眾號的相關數據滾動更新,相關排名會根據時間產生變化。(李易真)
(責任編輯:宋佳薇)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國家藥監局將6項方法納入化妝品安全技術規范(2015年版)
8月29日,國家藥監局網站發布關于將牛角膜渾濁度和滲透性試驗方法等5項方法納入化妝品安全技術規范(2015年版)的通告,全文如下。 2025-08-29 19:52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33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082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