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住嘴 邁開腿 多喝水 按點睡 好的生活習慣有效防治糖尿病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飽受著糖尿病的折磨。得了糖尿病要怎么辦?要怎樣防治?“管住嘴、邁開腿、多喝水、按點睡”是備受推崇的黃金法則。本文帶您了解糖尿病的防治與調養。
糖尿病的危害
糖尿病是一種因胰島素絕對或相對分泌不足和胰島素利用障礙引起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代謝紊亂性疾病,以高血糖為主要標志。高血糖,就是血液中糖的成分過多。血液營養著五臟六腑,血管相當于水渠。血糖升高會導致血管動脈硬化,血管壁增厚,管壁狹窄,這時“水”的運送困難,而且就算到了目的地也無法滋養田地(患糖尿病的時候,人體利用糖的能力下降)。如此一來,人體就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
糖尿病導致血液中的葡萄糖不能有效被利用和儲存,典型的癥狀除了“三多一少”(多飲、多尿、多食和消瘦)外,糖尿病初期還可能出現與常人認為的糖尿病表現相去甚遠的癥狀。比如感染,特別是皮膚感染,出現癤子、癰,外傷后皮膚破潰長期不愈合,還有就是不明原因的骨質疏松,聽力減退,惡心嘔吐,牙齦病等癥狀。其實糖尿病的表現千奇百怪,就像土地無法獲得養分一樣,身體各個組織器官利用葡萄糖能力降低,細胞的生長發育、新陳代謝出現問題,導致各個組織臟器,特別是心、腦、腎、皮膚、骨骼、肌肉,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
糖尿病是個慢性疾病,得了糖尿病就要和它終身斗爭。如果平時血糖控制不好,就會出現心腦血管疾病、心梗、腦梗、失明、腎衰等嚴重的并發癥,甚至危及生命。
不過,得了糖尿病也不用過分害怕,只要堅持用藥、堅持血糖監測,定期到醫院檢查眼睛、尿液、四肢、血壓,日常生活養成“管住嘴、邁開腿、多喝水、按點睡”的好習慣,就能夠把血糖控制在正常理想狀態,防止對重要臟器造成損傷。
飲食治療效果好
得了糖尿病,首要的就是控制飲食。降低血糖其實就是少吃或不吃那些容易導致血糖升高的食物,比方加糖的食物,像糖果、汽水、可樂、蜜餞、蜂蜜、加糖飲料,以及各種中西式甜點等,都應該少吃。若是愛吃甜食的人,則建議以糖精或阿斯巴甜等代糖來調味。此外,淀粉含量高的食物也要限量,像番薯、土豆、芋頭、玉米、菱角,以及燒餅、燒麥、蘿卜糕等,尤其是各種年節食品,如粽子、月餅、年糕,更是糖尿病患者特別需要“忌口”的。
日常生活中,要少吃太甜、太咸、太油的食物,最好不吃。由于肥胖是糖尿病的敵人,而且糖尿病患者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幾率比一般人高,因此控制油脂的攝取量非常重要。除了少吃油炸、油煎、油酥及高油脂類的食品,如肥肉、豬皮、松子、核桃、花生等,也要節制肉類食物、減少動物性脂肪的攝取量,并且改用植物油來烹調食物。此外,一些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動物內臟、蛋黃、海鮮類等,也要少吃。在烹調上,應盡量采用清淡少油的方式,如燉、烤、鹵、紅燒、清蒸、水煮、涼拌等。
糖尿病患者的飲食方案,應根據病情隨時調整、靈活掌握。消瘦的患者可適當放寬控制,保證總熱量。肥胖患者必須嚴格控制飲食,以低熱量脂肪飲食為主,減輕體重。對于用胰島素治療者,應注意酌情在上午9~10點,下午3~4點或睡前加餐,防止發生低血糖。體力勞動或活動多時也應注意適當增加主食或加餐。
除此之外,還要提醒糖友注意,要做到“吃干不吃稀”。要常吃饅頭、米飯、餅,而不要吃面糊糊、粥、泡飯、面片湯、面條等。越“稀”的飲食,經過烹飪的時間越長,食物越軟越爛,意味著越好消化,則升糖越快。同時要“吃綠不吃紅”。一般綠色的食物,多是含有葉綠素的植物,如青菜;而紅色的食物,通常含糖量相對較高,不宜食用。如吃同樣重量的黃瓜和西紅柿,西紅柿可以明顯升糖。所以,在不能確定的情況下,“綠色”的食物一般比較保險。
綜合防治有方法
堅持自我監測血糖
隨著小型快捷血糖測定儀的逐步普及,患者可以根據血糖水平,隨時調整降血糖藥物的劑量。1型糖尿病進行強化治療時,每天至少監測4次血糖(餐前),血糖不穩定時要監測8次(三餐前、后,晚睡前和凌晨3:00)。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監測血糖的頻度可適當減少。
堅持有氧運動
研究表明,定期運動的糖尿病患者,發生中風或心臟病等并發癥的危險性較低。安排一些適合自己的運動,如散步、慢跑、跳廣場舞、打太極拳等,都非常有利于身心健康。因為運動能夠有效促進體內的血液循環,加速新陳代謝,而且還能夠更好地滋養胰島細胞,使其分泌更多的胰島素,對于降低血糖也有非常好的作用。
適當多喝茶水
研究表明,喝茶與糖尿病風險呈負相關。長期喝綠茶能有效預防糖尿病的發生,有助于身體代謝物質的排出和稀釋血糖。因為綠茶中含有多酚等抗氧化劑,可促進新陳代謝,抑制淀粉酶將碳酸化合物轉化為葡萄糖。
堅決戒煙戒酒
吸煙、飲酒對糖尿病的并發癥,包括微血管、大血管的病變,血糖升高都有影響,也許短時間內沒有明顯癥狀,但最終會出現血管異常。吸煙和飲酒對血管內皮的損傷也很大。空腹大量飲酒時,可發生嚴重的低血糖,而且醉酒往往能掩蓋低血糖的表現,使低血糖不易被發現,非常危險。
精準控制體重
體重超標會延緩人體對于胰島素的反應,從而加大病情的控制難度。適當減重能夠提高身體對于胰島素的反應靈敏性,改善血糖的控制,減少對于胰島素藥物的依賴。同時,患者要注重給自己減輕精神壓力。精神緊張時,腎上腺會分泌更多的皮質激素,又稱壓力激素。壓力激素會讓交感神經的興奮性增高,血糖上升,增加胰島素的需要量,加重胰島細胞負擔從而加重病情。深呼吸就是簡單易行的減壓方法。
做好足部護理
糖尿病容易損害足部神經系統,讓人難以發現小的足部傷口,延誤病情,造成嚴重的足部感染。因此建議患者每天用溫水以及溫和的肥皂洗腳,注意擦干腳趾頭縫隙之間的水分,防止滋生細菌。盡量穿牛皮或者羊皮鞋,并穿著干凈的襪子,以額外保護足部。
保持良好睡眠
睡眠不足會直接引起血糖濃度升高,導致內分泌失調,而且會影響胰島細胞的呼吸和代謝,導致胰島素分泌降低,對于控制血糖升高有很大的影響,所以糖尿病患者平時一定要養成不間斷睡足7至8小時的習慣。
(解放軍總醫院第四醫學中心營養科主任劉玲英 解放軍總醫院第四醫學中心政治工作部干事趙雙林)
(責任編輯:張可欣)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