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臺 | 上海德大堂國藥有限公司4批次中藥飲片抽檢不合格
中國食品藥品網訊 近日,上海市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了《2020年第1期藥品質量抽檢通告(2020年4月28日)》(以下簡稱《通告》)。《通告》顯示,為保障上市藥品和藥包材產品質量安全,經上海市食品藥品檢驗所等單位檢驗,標示為上海青浦中藥飲片有限公司等40家企業生產的54批次藥品不符合規定。其中,上海德大堂國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德大堂)有4批次中藥飲片不符合規定。
這4批次中藥飲片是:川貝母(批號:17032405),不合格項為“鑒別”;光杏仁(批號:19070304),不合格項為“含量測定”;白及(批號:17011805),不合格項為“性狀(蟲蛀)”;藁本(批號:17111704),不合格項為“性狀(蟲蛀)”。
記者查詢中國健康傳媒集團食品藥品輿情監測系統發現,上海德大堂自2019年來已經多次因產品質量問題被監管部門點名通報:
2019年9月4日,在上海市藥監局發布的《2019年第7期藥品質量抽檢通告》中,標示為上海德大堂生產的山楂(凈山楂,批號:18050502)不合格,不合格項目為“水分”;甘草(批號:18012110)不合格,不合格項目為“重金屬及有害元素”。
2019年2月2日,在上海市藥監局發布的《2019年第1期藥品監督抽檢質量公告(2019年2月2日)》中,標示為上海德大堂生產的瓜蔞皮(批號:18022808)不合格,不合格項目是“性狀”,被抽樣單位是上海德大堂。
為了解產品質量及企業自查的相關情況,記者于5月7日下午聯系到上海德大堂。但當對方聽到“是《中國醫藥報》記者”時,立刻掛斷電話。后續記者未能再次撥通電話。
據了解,“性狀”是指藥品的物理特征或外觀形狀,“性狀不合格”可能會影響藥品的質量和功效;“水分”系指藥品中的含水量,“水分偏高”通常是受藥品包裝或儲存環境影響,在儲存和流通過程中引濕所導致;“含量測定”是指用物理、化學或生物的方法,對供試品含有的有關成分進行檢測;“鑒別”系根據該藥品某些理化或生物學特性所進行的藥物鑒別試驗,目的在于鑒定和研究藥品的真實性、安全性和有效性;“重金屬及有害元素”主要是指鉛、鉻、汞、砷、銅等物質含量。
一位藥品監管人員向記者表示,上述不合格項中,“重金屬及有害元素”尤其會影響中藥飲片質量。中藥飲片產品出現該不合格項,意味著企業在原藥材檢驗、成品檢驗、放行等環節沒有盡到主體責任。中藥飲片企業應嚴把原藥材質量關,嚴禁以次充好,盡量選取道地藥材,確保產品質量。
根據通告,對于不符合規定的產品,藥品監管部門已要求相關企業采取停售停用等風險控制措施,并依法進行查處。(康紹博)
(責任編輯:張可欣)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每周醫藥看點(9月22日—28日)
國家藥監局藥品和醫療器械審評檢查京津冀分中心、華中分中心、西南分中心掛牌成立;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聯合發布通知,公開征集2025年度計量支撐產業新質生產力發展項目,... 2025-09-28 14:16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33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082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