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為中心 打造化妝品新聞宣傳新高地——寫在《化妝品周刊》創刊之際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自1986年創刊以來,轉眼間,《中國醫藥報》已經走過33個春秋。作為國家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的機關報,《中國醫藥報》發揮著重要的宣傳陣地作用,特別是中國健康傳媒集團成立以來,《中國醫藥報》本著“堅持黨的領導,堅持正確導向;服務監管事業,服務大眾健康”的發展理念,致力于服務監管、服務行業、服務大眾,深耕醫藥健康傳播,在推動監管事業發展、助推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在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草案)》之際,《中國醫藥報》開設《化妝品周刊》,可謂恰逢其時。《化妝品周刊》創刊順應我國化妝品產業發展趨勢,符合化妝品監管事業發展需要,符合人民群眾對化妝品安全知識的新期待。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對高質量化妝品的需求不斷增加。化妝品產業作為我國“美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發展迅猛。相關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限額以上企業化妝品零售額超過2600億元,近五年來年均復合增長率均超過10%,增長速度顯著高于我國同期消費品零售額總增長率,也高于同期全球化妝品市場復合增速,充分體現了人民群眾對化妝品需求的不斷增長以及化妝品產業的良好發展勢頭。
為了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化妝品的消費需求和化妝品產業的發展需要,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專門組建了化妝品監管司,開啟了化妝品監管工作新篇章。
一是化妝品監管體制機制更加統一完善。在國家藥監局層面,化妝品監管司實現化妝品注冊備案和上市后監管職能統一,形成了全程監管模式,監管職能更加優化、監管權責更加明晰、運行機制更加有效。國家藥監局各直屬單位,如中檢院、核查中心、評價中心、信息中心、高研院等單位也都分別設立了專門的化妝品工作部門,分別承擔化妝品檢驗檢測、安全技術評價、飛行檢查、不良反應監測、信息化建設、培訓等工作,化妝品技術支撐體系進一步完善。
在省級藥監局層面,大部分都參照國家藥監局機構設置,單獨設置了化妝品監管處室。據統計,全國31個省(區、市)藥品監管部門中,有24個專門設立了化妝品監管處,充分體現了全國各地對化妝品監管工作的重視。
二是化妝品法規制度體系與時俱進。即將出臺的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制定過程充分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這一主線,制度設計上充分考慮化妝品產品屬性和行業特征,突出風險防控、行業自律和事中事后監管,進一步明確企業和監管部門職責。責任落實上深入貫徹落實“四個最嚴”要求,加大對違法行為處罰力度并體現“處罰到人”要求,發揮法律重典治亂的作用,嚴守化妝品安全底線。監管導向上順應產業發展需要,對新業態、新行業發展采取包容審慎的監管思路,推動化妝品產業高質量發展。
三是審批改革突出“放管結合”。化妝品監管司成立后,深入貫徹“放管服”改革要求,將首次進口非特殊用途化妝品備案管理由上海自貿區試點推廣至全國,簡化特殊用途化妝品審批程序,將化妝品注冊檢驗機構改為備案管理,積極優化化妝品生產許可準入服務,通過一系列簡政放權“組合拳”有效激發市場活力。在為企業發展“松綁”的同時,大力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加強備案質量交叉互查和內部督查,切實防范風險。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當前化妝品產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現象仍然比較突出。截至2019年12月,我國取得化妝品生產許可證的企業有5100余家,大多數企業規模偏小,與歐美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產業發展規模存在差距。從生產企業分布來看,分布不平衡現象突出,化妝品企業主要集中在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從市場占有率來看,2017年我國市場銷售份額前三位均是歐美日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的企業,國內企業市場份額最高企業的占有率遠低于排名前三位的國外企業。這些發展狀況與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之間仍有不小差距。
人民群眾的“美麗”需求、人民群眾對化妝品的獲得感離不開行業的充分發展,離不開監管部門持之以恒的努力,同時也離不開媒體客觀公正、專業權威的宣傳報道。《化妝品周刊》將立足服務化妝品監管,服務化妝品產業發展需要,服務大眾對化妝品安全知識需求,著力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做好宣傳工作。
一是密切聯系監管,解讀監管政策。作為國家藥監局的機關報,《化妝品周刊》將緊緊圍繞國家藥監局中心工作,做好監管工作宣傳、政策解讀及公眾關注熱點回應,及時將監管政策部署傳達好、解讀好。同時,將服務好各級藥品監管部門,搭建各級監管部門交流的平臺,及時展示可復制可推廣的工作經驗。
二是密切跟蹤化妝品產業前沿,傳遞行業企業發展需求。化妝品產業是高科技產業,是大健康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化妝品產業發展離不開創新技術手段。當前,國際化妝品創新風起云涌,很多新技術新手段不斷涌現,《化妝品周刊》將密切跟蹤國際化妝品研發動向,密切聯系化妝品科研院所、企業,充分展現行業發展風貌,洞悉行業發展動向,傳遞企業發展需求,搭建好行業企業發聲平臺。
三是密切聯系群眾,及時服務公眾需求。媒體直接面對群眾,對于了解群眾訴求有先天的優勢。無論是監管部門、企業,還是媒體,最終目的都是為人民群眾服務,《化妝品周刊》將深入一線調研,廣開言路,及時傳遞群眾需求,促進監管決策和行業發展更加適應人民群眾需要。作為專業權威的行業媒體,傳遞專業權威的科普知識是《化妝品周刊》的優勢,也是職責所在。《化妝品周刊》將及時回應群眾關注新熱點,準確答疑解惑,做好化妝品科普宣傳。
四是密切觀察行業,做好監督性報道,協助規范行業發展。化妝品是直接涂抹或者用在人體的精細化工產品,安全性是首要考慮的因素。近年來,化妝品安全的整體狀況是好的,但是有關化妝品的違規行為仍時有發生。人民群眾的用妝安全、行業的良性健康發展離不開行業自律,也離不開媒體的監督。《化妝品周刊》將及時報道披露損害群眾用妝安全的突出問題,積極協助規范行業發展,守護人民群眾的用妝安全。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化妝品周刊》將致力于搭建監管部門、行業企業、公眾之間的交流平臺,以人民為中心,打造化妝品新聞宣傳的新高地。敬請各位讀者關注、支持。
(責任編輯:陳燕飛)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以人民為中心 打造化妝品新聞宣傳新高地——寫在《化妝品周刊》創刊之際
為了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化妝品的消費需求和化妝品產業的發展需要,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專門組建了化妝品監管司,開啟了化妝品監管工作新篇章。 2020-01-06 10:29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33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082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