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麗70年 奮斗新時代 中國醫藥記憶】與吳忠藥監事業共成長
圖為2011年吳忠市藥監部門成立十周年時工作人員的合影。
2001年9月,我們14名年輕人通過公開招錄進入原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藥品監管局,成為藥監隊伍的一員。從毫無經驗到業務嫻熟,近20年來,我們經歷并推動了吳忠市藥監事業的不斷發展,自己也在奮斗中不斷成長。
勇于擔當 打假治劣見成效
剛工作時的我們對藥品監管知識知之甚少,也沒有經驗可以借鑒。但我們沒有打退堂鼓,努力利用一切時間和機會學習、不斷摸索,逐步總結和完善藥品監管執法程序,積累執法工作經驗。為熟悉中藥飲片性狀,我們到藥店買來飲片,認真研究每一味藥的特性;為摸清監管底數,我們騎著摩托車走街串巷逐家排查;查處假藥時,我們克服沒有先進檢測設備的困難,通過比對說明書、查閱書籍、檢查藥品包裝等方式開展工作。
面對藥品流通秩序混亂、假劣藥品充斥市場、無證經營現象普遍存在、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的狀況,我們沒有退縮,堅決打假治劣。2003年6月,得知有一伙外地人到吳忠銷售假藥后,楊曉軍、余海峰喬裝偵查,跟蹤違法者一周時間,終于掌握了其活動軌跡,一舉端掉了以周某為首的售假團伙。團伙成員看到執法人員年輕的面孔,感嘆道:“沒想到你們幾個娃娃這么厲害?!?/p>
2004年冬季,我和郝曉明、楊文秀一同查處一起無證經營藥品案時,為了掌握證據,我們晝夜輪流在大型貨運部蹲守,緊盯每一輛出入的貨車。冬季的夜晚寒風刺骨,盡管身披棉大衣,我們仍被凍得瑟瑟發抖,但沒有一個人抱怨或退縮。有一位同事打趣說:“等這個案子破了,我就去干刑警。”經過多日蹲守,我們終于查明案件,扣押了無證經營戶的貨物,徹底粉碎了這個組織分工明確、涉案金額巨大的犯罪團伙。
經過一次次的專項整治,吳忠市藥品市場秩序逐步得到規范,無證經營和制假售假現象得到有效遏制,群眾的安全用藥意識也明顯提升。
我們也在學習中實踐,在實踐中學習。經過多年歷練,我們中有人成為令不法分子聞風喪膽的稽查能手,有人成為熟稔法律法規的監管達人,有人則成為熱心服務百姓的藥監多面手,共同守護吳忠人民的用藥安全。
心系群眾 危難時刻顯身手
藥品安全關系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一旦出現問題,涉及面廣、影響嚴重。吳忠市藥監人員在藥品安全突發事件中,沉著冷靜、積極應對,全力保障群眾生命安全。
2003年那場突如其來的“非典”對于年輕的藥監隊伍是一場嚴峻的考驗。當時,吳忠市藥品和醫療器械市場上一度出現恐慌性搶購中藥材、口罩等非典防治藥械現象。為了維護市場經營秩序,我們每天奔走在監管一線,嚴厲打擊哄抬物價的藥商藥販,與相關部門一起引導群眾理性采購。
“齊二藥”“欣弗”“毒膠囊”等藥害事件發生后,經過多次突發事件鍛煉的我們,以更加堅定的信心沉著應對。事件發生后,我們加班加點,不顧烈日和風雨,一家一家排查藥店、診所,保證不留下一個死角、不放過一條線索,使相關藥品得到有效控制。
在一次次藥品安全突發事件面前,我們用行動詮釋著“使命在肩,制服在身,藥品安全大如天”的神圣職責,將事件影響降到最小,全力保障群眾健康安全。
沖破阻力 藥品安全上臺階
多年來,吳忠市藥監人員通過開展藥品“兩網”建設、藥品經營企業GSP認證、藥品分級分類管理、藥品安全信用管理等工作,使醫藥產業得到長足發展:2002年前,全市無一家藥品生產企業和民營藥店,如今吳忠市已擁有3家藥品生產企業、24家藥品批發(零售連鎖)企業、685家藥品零售企業。
在推行藥品分級分類管理時我們遇到了很大阻力。當時,轄區內最大藥店的負責人對此不理解,認為分級分類管理工作是多此一舉。我們反復向其講解政策,嚴格秉公辦事,最終打開局面,藥品分級分類管理得以順利推行。
我們還不斷推行規范化藥房創建工作。金積鎮衛生院由于設施設備老化、房屋簡陋,負責人對標準化藥房建設有抵觸情緒。我們通過反復做工作,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終于說服了該負責人,并將金積鎮衛生院打造成標準化藥房建設典型,為該醫院規范發展奠定了基礎。
從2007年到2009年,吳忠市藥監人員利用三年時間,使轄區內750家醫療機構全部通過標準化藥房驗收,藥品質量管理體系逐步完善,購進驗收記錄完整,藥品分類擺放,功能區合理布局,藥學服務質量穩步提高。
“平凡孕育高尚,細小昭示博大”,我愿繼續與吳忠市全體藥監人員一起,堅守在平凡的崗位上,用敬業的精神、嚴謹的作風、踏實的行動守護吳忠百姓的用藥安全,為規范藥品市場秩序貢獻力量。(作者:吳忠市市場監管局 馬國棟)
(責任編輯:)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33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082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