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發布2018年度藥品醫療器械安全狀況白皮書
中國食品藥品網訊(通訊員楊成松) 7月22日,省藥監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向社會發布2018年度安徽省藥品醫療器械安全狀況,去年全省藥品醫療器械監管工作維持了穩中向好的局面,未發生藥品醫療器械質量安全事件,醫藥經濟得到健康有序發展,該局在全國藥品監管工作考核中被評為A級(優秀)。
藥械企業發展勢頭強勁
此次發布的藥械安全白皮書介紹,截至2018年底,全省共有藥品生產企業391家;擁有藥品批準文號共計5303個;藥品經營和使用單位38800余家,其中藥品批發企業431家、藥品零售連鎖總部260家、藥品零售連鎖門店9640家、藥品零售單體藥店8521家、藥品使用單位20000余家;醫療器械生產企業372家,第三類醫療器械經營企業4264家,第二類醫療器械經營備案企業5501家(僅具有第二類醫療器械經營備案企業)。
據統計,2018年,醫藥工業983.90億元,比上年增長11.0%;其中中藥飲片產值268.2億,同比增長7.5%。據省醫藥商業協會統計,2018年,藥品銷售總額1194.44億元,比上年增長3.12%。
藥械安全狀況總體趨好
白皮書披露,2018年,綜合運用檢查、檢驗、監測手段,藥品醫療器械安全狀況總體趨好。全系統共檢查藥品生產企業1123家次,收回21家企業《藥品GMP證書》;省局組織藥品經營企業飛行檢查達80家次,共撤銷GSP證書6張,立案查處3家,限期整改65家;省局組織醫療器械生產經營企業飛行檢查達36家次(其中生產企業24家、經營企業12家),責令整改29家,立案調查2起,對違規生產經營行為產生了強大的威懾作用,樹立了監管權威。
去年全省共完成19605批次的藥品抽樣工作,檢驗合格率99.02%;完成醫療器械抽樣359批次,檢驗合格率95.3%;藥品國評抽樣工作受到原國家食藥監總局表揚;國家醫療器械抽驗,位居全國前列;全省監測報告數量和質量穩步提升,保持全國前列。全省風險預警處置能力進一步加強,及時調查處置嚴重不良反應24起,聚集性信號423次。
重拳打擊違法犯罪行為
去年,全省共辦結藥品案件2268件,罰沒款合計2760.42萬元,吊銷18家企業許可證,責令停產停業24家;器械類案件共辦結444件,罰沒款合計1143.80萬元;藥品類案件共移送公安機關75件,公安機關立案36件,已作出刑事判決3件;器械類案件共移交公安機關2件。
安徽省是中藥飲片生產大省,截至2018年12月31日,有飲片生產企業211家,如何保證中藥飲片質量?去年全省共收回15家停產企業藥品GMP證書;全年對飲片生產企業實行全覆蓋檢查,共收回嚴重違反GMP的20家企業藥品GMP證書,其中省本級檢查30家次,收回藥品GMP證書10家。
及時辦結各類投訴舉報
2018年度消費投訴舉報主要集中在哪些問題?通過白皮書的數據分析可以看出,2018年全省各地共收到藥品類投訴舉報咨詢共4032件,醫療器械類投訴舉報咨詢共586件,接到的各類投訴舉報均按要求及時辦結。據悉,受理的藥品類和醫療器械類投訴舉報主要集中在流通環節。
2018年度,全省受理的藥品、醫療器械類投訴舉報中存在違法行為的有118件,符合獎勵條件22件,共發放投訴舉報獎勵金額16250元。
安徽省藥監局黨組書記、局長吳麗華表示,該局將以藥品安全質量提升工程為抓手,強化藥品醫療器械研制、生產、經營全過程監管,以監管規范化建設和風險防控機制為重點,開展GMP、GSP跟蹤飛行檢查,防范化解區域性、系統性風險;強化信息公開,推進社會共治;加強基層執法力量和執法規范化建設,全面提升監管能力和監管水平;繼續加強藥品醫療器械監督抽驗工作,發揮藥品醫療器械不良反應監測優勢,做好公眾用藥用械安全保障工作。
(責任編輯:)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