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藥品網售新規10月起實施!監管、平臺、企業多方聯動筑牢用藥安全防線
中國食品藥品網訊 近日,湖北省藥監局出臺《湖北省藥品網絡銷售監督管理實施細則》(以下簡稱《細則》),將于2025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作為規范藥品網絡銷售的重要地方性法規,《細則》從銷售主體資質、處方藥管理、平臺責任、監管分工等多維度劃出“紅線”。《細則》出臺后,湖北省藥監部門、第三方平臺、零售及批發企業積極響應,通過創新監管措施、強化主體責任、升級服務流程等方式,共同構建藥品網絡銷售安全新格局。
監管部門:明確“紅線”劃定禁區,創新措施防范風險
據湖北省藥監局工作人員江學孔介紹,《細則》聚焦網絡售藥突出問題,推出多項創新性監管舉措。
“無實體門店不得網售藥品是底線。”江學孔強調。零售企業需為實體藥店(含連鎖門店),并向轄區藥監部門備案;連鎖總部不得直接向個人售藥,須以門店為主體開展銷售。針對新興消費模式,《細則》明確“不得以盲盒形式網銷藥品”,率先落實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出臺的《盲盒經營行為規范指引》,將藥品等對存儲、使用有嚴格要求的商品排除在盲盒銷售之外,防范“隨機銷售”帶來的用藥風險。
此外,近效期藥品管理成為新規亮點。“消費者常因不注意效期誤購,我們要求商家必須在展示頁面標注有效期截止時間,從源頭避免誤用。”江學孔介紹,《細則》還細化了銷售憑證要求,明確電子或紙質憑證需載明藥品批號、規格等關鍵信息,記錄保存不少于5年且不少于藥品有效期滿后1年。下一步,湖北將深入推進藥品安全“清源”行動,聯合公安、衛健等部門強化協同執法,確保新規落地見效。
第三方平臺:“智能審核+動態監控”,分級處置違規行為
作為藥品網絡交易的核心載體,第三方平臺積極響應新規要求,從資質審核到日常監管全面升級。武漢慧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徐斌介紹,公司已建立“專業化、制度化、智能化”管控體系。
在資質審核環節,組建專業審核團隊,制定完善入駐企業資質審核管理制度,并建立“系統自動核驗+人工復核”雙重機制動態管理入駐企業資質。系統對企業資質臨期自動預警;人工復核重點核查證照真實性、有效性,失效企業立即暫停交易權限。
在日常監管中,平臺實施“7×24小時監控+全流程抽查”。商品信息層面,重點核查禁售品種(如疫苗、麻醉藥品)、批準文號及宣傳內容,杜絕虛假信息;交易環節通過數據分析追蹤處方藥銷售、超范圍經營等風險點,訂單抽查覆蓋下單、配送全流程。“發現輕微違規,我們會要求商家下架整改;嚴重違規或屢教不改者直接清退,并同步上報監管部門。”徐斌說道。
零售企業:升級“處方+服務”雙標準,藥師全程把關
零售端企業則聚焦處方管理與藥學服務細化落實。益豐大藥房湖北分公司質量負責人吳青介紹,公司已建立“處方審核前置+藥學服務可視化”流程。
“處方來源必須合法。”吳青表示,公司對合作互聯網醫院資質嚴格審查,簽訂協議明確處方傳輸、存儲規范,通過技術手段驗證處方真實性。在審核環節,嚴格執行“先審方后銷售”——門店藥師在崗時實時審方,離崗則由總部遠程藥師團隊接力,確保每張處方“雙人復核”。“未通過審核的處方,系統直接阻斷購買入口,從流程上杜絕‘先售藥后補方’。”
此外,門店在主頁面顯著位置公示藥師注冊證書,消費者可隨時查詢;執業藥師提供在線咨詢,指導用藥劑量、禁忌等。“新規讓‘藥學服務’從‘可有可無’變為‘必須保障’,這是對消費者負責,也是企業長遠發展的基石。”吳青說。
批發企業:筑牢供應鏈“三道防線”,保障藥品流通安全
藥品批發企業作為供應鏈關鍵環節,從倉儲、運輸到供應穩定性全方位升級保障措施。武漢小藥藥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陳華介紹,已重點構建“三道防線”。
一是供應的“穩定性”,供應端依托智能供應鏈系統,對庫存進行精準預測和實時預警,確保常用藥、應急藥“不斷供、及時達”,全力支持線上渠道的順暢流轉。二是倉儲的“高標準”,實施全流程溫濕度自動監控,冷鏈藥品配備雙電路保障,出入庫嚴格管理和效期控制,確保每盒藥都能追溯到入庫、存儲、出庫全環節。三是運輸的“全程控”。與頂尖物流伙伴合作,對冷鏈藥品實行“無縫式”溫控監管,數據實時追蹤,確保藥品在抵達消費者手中的“最后一公里”質量可控。“我們的目標是讓線上購藥的安全性等同于甚至高于線下。”陳華說道。
《細則》的出臺,標志著湖北藥品網絡銷售監管進入了更加規范化、精細化的新階段,為公眾便捷、安全地獲取藥品提供保障,消費者將迎來更規范、更透明的網絡購藥環境。 (王會芳)
(責任編輯:趙紅)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