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充分發揮市場監管職能 新政策支持生物醫藥產業發展
中國食品藥品網訊(記者楊菲)6月27日,天津市市場監督管理委員會召開“支持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改革措施”新聞發布會,向社會公開發布《關于進一步支持我市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介紹天津市市場監管委、天津市藥監局、天津市知識產權局助力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最新支持政策措施。
發布會上,天津市市場監管委黨組成員、市藥監局黨組書記、局長王栩冬對《意見》的主要內容進行了說明。
一是全面整合簡化審評審批程序、要件和流程。積極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吸引創新型、龍頭型、互補型醫療器械生產企業落戶天津,對滿足生產條件和產品安全性底線要求的,直接采信北京許可結論、直接發證,最大限度簡化審評審批。
二是持續壓減審評審批和檢驗檢測時限。將藥品再注冊事項審批時限由6個月壓縮至15日,藥品審評事項時限由40日壓縮至20日,將藥品檢驗事項辦理時限由60日壓縮至30日。
三是大力支持創新藥生產企業落地生產。針對國家藥品監管局直接受理和審批的新藥,實施早期介入、全程跟蹤。積極協調市相關部門,對獲得新藥證書的品種給予補助支持。
四是加快推進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搶占醫藥市場優先權。對通過一致性評價基本藥物目錄內的口服固體制劑品種,積極協調市相關部門給予資金支持。
五是加速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試點制度落地。對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試點項目實行藥品注冊生產現場與GMP認證聯合檢查,提高上市審批進度。研究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管理模式,引導建設科技領先、協同創新的醫藥共同體。
六是支持藥物非臨床安全性評價機構、藥物臨床試驗機構發展。積極協調相關部門,對通過國家藥物非臨床安全性評價機構、藥物臨床試驗機構資格認證的機構給予一次性獎勵。
七是擴大醫療器械注冊人制度試點范圍和優先審批適用范圍。將醫療器械注冊人制度改革試點由自貿試驗區擴大到全市,會同京冀兩地探索推進注冊人制度一體化。對被國家認定創新產品,填補我市空白的產品等八種情形的企業,列入“鼓勵清單”,提供全程優先服務。
八是大力支持醫療器械融資租賃發展和產品出口銷售。允許融資租賃醫療器械經營企業不設置庫房、不配備儲運設備、放寬經營場所面積。支持濱海新區局會同東疆港管委會先行先試,探索醫療器械融資租賃有效的管理制度。
九是鼓勵生物醫藥企業提升專利綜合能力。對獲得國內外發明專利、獲得國外授權的發明,按不同標準給予資助,實行專利相關費用減緩。
據了解,《意見》的研究制定,是專題調研組通過實地調研、聽取意見建議、結合日常工作情況,并借鑒參考其他省市的先進做法和經驗而最終形成。
王栩冬表示,《意見》的實施對激發生物醫藥產業創新發展活力、促進天津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時,也是把“初心”和“使命”凝聚在工作中,扎實推進“放管服”改革、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的又一重要舉措。
《中國醫藥報》社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使用。
(責任編輯:)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