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林:“互聯網+”是推進藥品智慧監管的方向
中國食品藥品網訊(記者 落楠) 5月24日,“智慧推動食品藥品產業轉型升級——責任 趨勢 融合”主題論壇在貴陽舉辦。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監督管理司司長袁林指出,“互聯網+”是推進藥品智慧監管的方向。
5月24日發布的《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關于加快推進藥品智慧監管的行動計劃》明確,要“充分發揮大數據優勢,強化數據中心建設,實行精準監管和科學監管,提升監管效能;充分發揮‘互聯網+’優勢,提升監管便捷性,推進社會共治,推進陽光監管,讓問題產品無處藏身、不法制售者難逃法網,不斷提升人民群眾對藥品安全的獲得感”。
“‘互聯網+’是我們創新監管、智慧監管的必然方向。”袁林解釋說,藥品安全是重要的民生問題和重大的政治問題,容不得半點馬虎或疏漏。新一輪機構改革后,各級監管部門任務重新分工、機構重新整合,對藥品安全監管提出了新挑戰,而面臨新時代藥品監管的新挑戰,藥品監管人員數量和能力都相對不足。這些現實狀況呼喚監管創新,需要采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監管效能、推動實現智慧監管,從而推進全程監管,實現藥品全生命周期數據留痕、藥品安全風險及時被識別和處置。
采用信息化手段助力藥品監管在國際上已有廣泛實踐。美國FDA在2003年發布了《過程分析技術(PAT)指南》,指導企業在線分析和監控藥品生產過程的質量。很多企業正在進行企業MES系統(制造企業生產過程執行系統)和LIMS系統(實驗室信息管理系統)建設,實現藥品生產和流通全過程電子留痕,并對相關數據進行鎖定,確定數據真實且不被篡改。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關于加快推進藥品智慧監管的行動計劃》明確提出“鼓勵企業開展數字化升級改造,實現生產經營活動全過程電子留痕,提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相關數據的真實性和可靠性,加強與監管部門的合作,與智慧監管形成良性互動,促進企業轉型升級。”袁林介紹說,我國“互聯網+”藥品上市后監管已經有了一定基礎。國家藥監局正在積極穩妥地推進藥品信息化追溯體系的建設,一些藥品生產企業在生產檢驗過程中已經采用了MES和LIMS等信息化管理系統,對生產批記錄和檢驗批記錄電子化,還有一些特殊管理的藥品在進行現場監控試點……這些實踐為我國推進智慧監管奠定了基礎。
“‘互聯網+’藥品上市后監管可以助推‘三醫聯動’。”袁林表示,在信息化高度發達的今天,實現三醫聯動離不開各部門間的信息互通共享,藥品監管部門發揮“互聯網+”優勢、推進智慧監管,將為醫療、醫保、醫藥部門間的數據共享和聯通奠定良好的基礎。
《中國醫藥報》社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使用。
(責任編輯:)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江西食安監管“用機器換人”
近日,江西省政府辦公廳印發2019年下半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提出要運用“互聯網+”、物聯網等技術,逐步推動食品安全監管“用機器換人”,發揮智慧監管作用,提高食品安全風險管理能力。 2019-09-02 14:23關于國產非特殊用途化妝品備案后檢查工作的思考
目前,國產非特殊用途妝品占據了我國非特殊用途化妝品大半的市場份額。此類化妝品,工藝相對簡單,生產銷售門檻較低,在為經濟發展作出巨大貢獻的同時,也成為消費糾紛的高發區域,需要監管部門... 2019-07-24 16:06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33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082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