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藥監局研究推動“互聯網+”藥品上市后監管創新
中國食品藥品網訊(記者 陳燕飛) 5月17日,國家藥監局藥品監管司召開座談會,聽取業界關于“互聯網+”藥品上市后監管的意見和建議,研究推動藥品上市后監管手段創新。
國家藥監局藥品監管司主要負責人表示,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生活水平提高,公眾對藥品安全提出新的要求,藥品上市后監管面臨新的挑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用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加快建立科學完善的藥品安全治理體系,嚴把從實驗室到醫院的每一道防線。創新監管手段,將互聯網與藥品監管融合成為加快建立科學完善藥品安全治理體系的努力方向。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以及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等一系列重要文件的發布,為“互聯網+”藥品上市后監管指明了路徑。
藥品監管司主要負責人指出,當前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發展迅速,如何立足企業、服務企業,進而規范企業,發揮企業主動性和積極性,切實落實藥品質量主體責任,是目前我們當前重點關注的問題,也是智慧監管體系建設的基礎。目前,一些藥品生產企業在生產檢驗過程中已經采用了MES和LIMS等信息化管理系統,部分藥品批發和零售企業也都具備信息管理系統,為通過信息化手段實現藥品全生命周期監管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但是,現在企業自身信息化系統產生的數據信息還相對孤立,未能形成上下游串聯的體系,未能被企業自身質量管理和監管部門監督管理有效利用。不少地方藥品監管部門和企業已經開始通過“互聯網+”手段進行管理創新,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效。希望業界和有關監管部門積極總結成績,進一步推動藥品上市后監管手段創新,更好防控藥品安全風險,更好守護人民群眾用藥安全。
與會企業代表表示,互聯網等創新技術正在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產生活,將互聯網等創新技術應用于藥品上市后監管是大勢所趨。通過將互聯網等創新技術與藥品生產、銷售等過程融合,能夠幫助企業創新完善質量管理體系,更好確保藥品安全。企業代表們表示,確保藥品安全是企業義不容辭的責任,企業愿意不斷嘗試采用互聯網技術手段,實現互聯網技術在更多藥品生產流通場景的應用,為“互聯網+”藥品上市后監管提供經驗積累。
據了解,目前已經有個別省份在試點推動“互聯網+”藥品上市后監管體系創新。通過“互聯網+”藥品上市后監管體系,監管部門能夠實現藥品生產、流通、使用各環節互聯互通,形成全程監管模式,初步實現了“藥品全程留痕、企業行為可溯”,最終將真正實現智慧監管、機器換人。
國家藥監局藥品監管司有關人員、部分企業代表參會。
(責任編輯:)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每周醫藥看點(9月22日—28日)
國家藥監局藥品和醫療器械審評檢查京津冀分中心、華中分中心、西南分中心掛牌成立;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聯合發布通知,公開征集2025年度計量支撐產業新質生產力發展項目,... 2025-09-28 14:16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33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082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