輿情梳理:保健食品“最規范的”說法即將出臺
事件詞云圖
事件概述
3月28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網站發布《市場監管總局征求調整保健食品保健功能意見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
《公告》對三種類型的保健功能擬采取不同的措施。
一是首批擬調整功能聲稱表述的保健功能,共計18個。專家論證認為,現有部分保健功能聲稱雖符合保健食品監管定位和健康需求,但存在表述不準確問題,容易被虛假或夸大宣傳利用,誤導消費。為使功能聲稱更準確,建議調整部分保健功能聲稱表述。
二是擬取消的保健功能。專家論證認為,部分現有保健功能聲稱與現行的保健食品監管定位和健康需求不契合,特別是針對少年兒童、孕婦、乳母等特殊人群的保健功能應當實行更為嚴格的監督管理,該部分保健功能應予取消。
三是有待進一步研究論證的保健功能,共計6個。專家論證認為,因監管歷史沿革,現有部分保健功能聲稱和評價方法容易與藥物疾病治療混淆,建議對現有部分功能聲稱的定位、表述以及相關功能評價方法進一步研究論證、廣泛征求意見。
新聞媒體報道分析
監測時間:2019年3月28日~4月2日17時
數據來源:中國健康傳媒集團輿情中心
以3月28日~4月2日為監測時間段,相關信息主要集中于微博平臺。人民網、中國新聞網等發布《官方擬規范保健品功能表述 減肥調整為有助于調節體脂》,上觀新聞、環球網等發表《21項保健品功能擬取消,“促進頭發生長”不許說了》,對《公告》內容進行報道。
除了聚焦《公告》的具體內容外,輿論普遍對該政策表示支持。如《燕趙都市報》刊發《取消相應功能讓保健品褪去“神秘外衣”》稱,如果規范功能標示和添加警示語這兩項措施得以落實的話,無疑將有效避免虛假宣傳,提升公眾對保健食品的科學認知和準確判定。
有媒體提出建議認為應對線下促銷環節也進行規制。如《湖北日報》刊發《保健品的功能宣傳亟待規范》稱,取消這些功能不僅要針對廣告,更應該針對日常推銷活動。
另外,也有業內人士表示了擔憂。如南方plus客戶端發布《無一幸免,27項保健功能全都大變樣!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公告擬調整保健食品相關功能》,文章認為,被調整的其實都是保健食品中熱銷的保健功能,包括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的慢性病相關保健食品,市場占有量可達60%。
微博微信分析
在微博平臺上,@人民日報發布的【轉給咱爸媽!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藥物 #21項保健品功能擬取消#】【注意!“促進頭發生長”不許說了,#21項保健品功能擬取消#】轉評量較大,累計達4000余人次。其次,@央視新聞發表【注意!美容、促進生長發育等21項保健品功能擬取消】,@財經網發布【“抑制腫瘤”“豐乳”“改善性功能”等#18項保健功能擬取消#】也獲得較多關注。微博話題#21項保健品功能擬取消#的閱讀量達2100萬人次。
網民關注點主要有以下5個方面。
一是表示支持,如@范大大大:支持取消,我感覺這個很好,你們說呢。
二是要求嚴管廣播電視上的保健食品廣告,如@頭條鹵味蛋:得好好普及下相關知識,好好管管電視廣播,老人在家坐著沒事就看電視。
三是對保健食品生發功能的關注,如@網戀翻車現場:意思就是說脫發的就不用管了,直接等禿?
四是表示科普工作還需加強,如@蠔哥呀:需要普及,洗腦式的普及。
五是提出建議,如@涂Sir在江湖:建議全部取消并用超大字體注明;僅限保健用,不能代替藥物,沒有治療作用!
(責任編輯:)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風向標:職業化專業化藥品檢查員體系進一步完善
7月18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建立職業化專業化藥品檢查員隊伍的意見》。《意見》提出,要堅持職業化方向和專業性、技術性要求,到2020年底,國務院藥品監管部門和省級藥品監管部門基本完成... 2019-08-05 17:47網易考拉再陷售假風波 電商打假任重道遠
在徹底解決假貨問題上,除了電商平臺需要落實主體責任,加大對進貨渠道的監督力度外,還需要更多“較真”的消費者積極參與打假。當然,監管部門也應不斷加大打假的力度,讓造假售假者付出高昂代... 2019-06-21 09:58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33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082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