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脫敏治療 再更換劑型 胰島素過敏,兩招應對
林阿姨被診斷為糖尿病近10年,之前一直靠口服降糖藥。最近,由于口服藥控制血糖的效果不佳,她就接受了通過胰島素注射控制血糖的方法。然而,剛用上胰島素,她身上就出現了很多皮疹,一團團紅色疹子讓她瘙癢難耐。經過檢查后被確診為胰島素過敏,經過治療,林阿姨的癥狀得到緩解,血糖也逐漸達標了。
1型糖友、2型合并嚴重慢性并發癥或長病程、胰島功能差的患者以及一些特殊類型的糖友,大多需要依靠胰島素控制血糖。然而,有些患者卻會存在胰島素過敏的現象。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內分泌代謝科主任沈潔介紹,胰島素過敏的患者主要表現為皮疹、局部硬結、反復低血糖等癥狀。其中,皮疹與一般藥物過敏的癥狀類似,皮膚發紅、瘙癢。而局部硬結要和不規范注射胰島素相區別。不規范注射的患者長時間在某個部位注射,才會出現結節;過敏導致的結節是糖友使用胰島素后,注射部位就會出現硬結,即使換一個部位注射,硬結仍會出現。另外,一些糖友注射胰島素時反復使用一個針頭且不消毒,這種情況可能導致局部感染,出現紅腫、局部燒灼感,這不是胰島素過敏。反復低血糖的糖友需要小心,有可能是產生了胰島素自身免疫綜合征,這種情況在聯合用藥的情況下發生幾率較高,需要到醫院進一步檢查確診。
若被診斷為胰島素過敏,臨床處理方式有兩種。1.脫敏治療。胰島素泵是胰島素脫敏治療的“利器”,可稀釋胰島素溶液,控制胰島素的注射量和速度,待患者過敏癥狀后緩解,再嘗試改為皮下注射。2.若患者對某種胰島素過敏,可遵醫囑更換劑型。(文/記者游華玲,受訪專家/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內分泌代謝科主任 沈潔)
(責任編輯:)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