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改革開放40年巨大成就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決定把全黨工作重點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40年眾志成城,40年砥礪奮進,40年春風化雨,中國人民用雙手書寫了國家和民族發展的壯麗詩篇,闖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的跨越式發展道路,給中國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創造了世界經濟史上的發展奇跡。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國家實力不斷增強,人民群眾過上了越來越美好的生活。
40年來,我們見證了祖國的每一次改變:中國路、中國車、中國船,中國創造展現了大國智慧;“一箭三星”成功發射、國產航母下水、神舟系列飛船升空,科研領域屢創新高;奧運會、世博會、進博會,全球的目光一次次聚焦中國……綜合國力的提升,讓華夏兒女有了堅強的自信和底氣。
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
40年來,我們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由3679億元增長到2017年的82.7萬億元,年均實際增長9.5%,遠高于同期世界經濟2.9%左右的年均增速。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占世界生產總值的比重由改革開放之初的1.8%上升到15.2%,多年來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
我國醫藥產業40年來也發生了巨大變化。醫藥產業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產業,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醫藥產業在一個非常薄弱的基礎上艱難起步,經過奮發圖強,很快扭轉了缺醫少藥的落后局面。特別是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后,醫藥行業認真貫徹黨的基本路線和改革開放方針,從體制上實現了中西藥品、醫療器械行業的統一管理,并逐步完善了監管法律法規體系,市場機制的決定性作用得到進一步發揮和加強。目前,我國的藥品質量標準水平顯著提升,醫藥創新激勵機制得到加強,企業創新投入大幅增加,創新能力大大提高,創新發展成果顯著。醫藥行業對外開放發展迅速,全球排名領先的跨國制藥公司先后在我國投資建廠,設立研發中心。
與此同時,我國醫藥企業原料藥和制劑產品也開始走向國際市場,紛紛對外投資建廠,開展國際合作。
人民生活水平從溫飽走向全面小康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人民從貧困走向小康,生活條件不斷改善,衣食住行發生了巨大變化,家庭財產普遍增多,城鄉面貌煥然一新,長期困擾中國的經濟短缺狀況從根本上得到改變。
廣大城鎮居民基本完成了由溫飽到總體小康,再到全面小康的歷史進程,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提高。
比如,反映生活水準的城鄉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從1978年的57.5%下降到2017年的30%以下,擁有私人汽車已成為平常事,移動電話擁有量超過9億臺,預計2020年我國固定寬帶家庭普及率將超過70%;我國農業現代化水平也穩步推進,中國人的“飯碗”已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現行聯合國標準下的7億多貧困人口成功脫貧,占同期全球減貧人口總數70%以上,為解決世界人口脫貧問題作出了歷史性貢獻。
經濟活力充分彰顯,市場經濟發展日漸成熟
從改革開放之初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到有計劃的商品經濟,再到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40年來,我國的市場經濟體系完成了從孕育、培育、發展、規范到繁榮的過程,微觀主體有活力、市場機制有效、宏觀調控有度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基本形成。如今,我國已經形成多樣化、多層次的商品市場;各種生產要素市場日趨發達;資本市場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已成為世界第二大規模的資本市場;債券市場也幾乎從零發展成為全球第三大債券市場;多層次的資本市場日漸形成并發揮其對資源優化配置的基本功能。隨著金融改革的不斷推進,我國匯率利率市場化、人民幣國際化步伐取得重要突破,人民幣已加入SDR(特別提款權),日益發揮主權貨幣的結算功能,彰顯了國家經濟的強大。
中國社會更加開放,中國的國際地位顯著提高
改革開放40年來,隨著國力的明顯增強,我國的國際交往日漸頻繁,社會得到全面開放,國際地位顯著提高,也激發了我國人民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40年來,我國大力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大力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文化事業生機盎然,文化產業空前繁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得到廣泛弘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深入人心,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斷得到滿足,人民精神世界日益豐富,全民族文明素質明顯提高。
與此同時,我國與世界各國從政府到民間進行了廣泛且多層次的經濟、教育、文化、體育、科技等交流。僅從教育來看,從改革開放之初每年出國留學人數只有幾百人,到目前每年出國留學人數達幾十萬人,大量海外留學生也到中國學習深造;我國的新聞出版影視業也廣泛與世界各國進行交流,中國文化傳播的廣度和深度有目共睹。在多樣化、國際化交流中,我國人民的國家意識、民族意識、文化意識得以彰顯,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與日俱增。
走出了一條符合國情、順應時代的現代化道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是黨和人民歷盡千辛萬苦,付出巨大代價取得的根本成就。可以說,40年中國改革開放偉大事業取得的重要理論和實踐創新成果,就是創立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符合我國國情、合乎時代潮流、順應人民意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讓黨和人民事業始終充滿奮勇前進的強大動力,成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必然選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持續推動改革開放、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展望未來,我堅信,我國改革開放的道路一定會越走越寬,我們黨確定的“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一定能實現,我們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作者系國家藥監局離退休干部局黨委委員,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安全監管司司長)
(責任編輯:)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為40年改革開放點贊
40年的實踐證明,改革開放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改革開放符合民心民意、順應時代潮流,這是黨和人民從歷史和現實中得出的不可動搖的結論。 2019-02-15 09:51喜看改革開放40年巨大成就
中國人民用雙手書寫了國家和民族發展的壯麗詩篇,闖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的跨越式發展道路,給中國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創造了世界經濟史上的發展奇跡。 2019-02-14 17:28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33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082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