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長期過敏者劃重點:請換掉你一直吃的那粒抗過敏藥
每一片藥,都在默默等你讀懂它本該好好品味這頓海鮮大餐,你的皮膚卻通紅一片。本該細細欣賞大自然的芳華,你卻不停打噴嚏,鼻頭奇癢難耐。天啊,你怎么又過敏了?
過敏會引起多種不適癥狀,服用抗過敏藥后,不少人會產生嗜睡等副作用,甚至反而加重過敏。因此分清用法、牢記注意事項非常重要。
不同抗過敏藥有哪些特點
抗過敏藥可分為抗組胺藥、過敏反應介質阻滯劑、鈣劑、免疫抑制劑等。
其中,抗組胺藥最常用,目前已發展到第三代。下面為大家介紹幾種常用的抗組胺藥。
一代抗組胺藥:撲爾敏服后別開車,老人慎用
一代抗組胺藥有撲爾敏、賽庚啶、苯海拉明、異丙嗪等。
此類藥物是治療蕁麻疹和過敏性皮炎最常用的藥物之一,但其藥效的維持時間較短,一般僅4個小時。
其鎮靜與中樞神經不良反應較為明顯,服用后會出現嗜睡、乏力、反應遲鈍等癥狀,用藥后應避免駕車、精密儀器操作、高空作業等。
此類藥物還有抗膽堿作用(口干、便泌、小便困難、視力模糊等),前列腺肥大、青光眼、肝腎功能低下者及老年患者應慎用。
此外,苯海拉明、賽庚啶等還具有光敏性,需要長時間戶外活動者應慎用。
二代抗組胺藥:注意心臟毒性
二代抗組胺藥有氯雷他定、西替利嗪、阿斯咪唑、特非那定等。
此類藥物屬于長效藥,一般每天只需要用1次,雖然中樞神經系統不良反應大為降低,但抗過敏效果略遜于第一代。
值得注意的是阿斯咪唑、特非那定有少見的嚴重心臟毒性,可引起心律失常,特別是與酮康唑及紅霉素等合用時,上述不良反應會加重,應當重視。
三代抗組胺藥:副作用更輕
三代抗組胺藥物有地氯雷他定、左旋西替利嗪等,副作用更輕,抗過敏作用更強,少數患者可能感到頭痛。服用時也應注意觀察癥狀,發現異常應及時就診。
藥物療效介于前兩代之間,服用1次可作用24小時。
抗過敏藥要換著吃
服藥需分清時間
選擇抗過敏藥時應注意,白天宜選用無鎮靜作用的,晚上睡前可用有鎮靜作用的。
第二代和第三代抗過敏藥均不易透過血腦屏障,一般無中樞神經系統抑制作用(不易困倦),無膽堿能作用(不易干渴),作用持久(24小時),適合患者白天服用。
服用同種藥不宜超過1個月
連續服用同一種抗過敏藥不宜超過一個月,否則可能導致藥效下降,產生耐藥性。同時,藥物的毒副作用也會不斷累積。
需要長期服用抗過敏藥者不能太專一,建議每個月咨詢醫生后換一種藥。
別輕易停藥或加大用量
長期聯合用藥患者,在病情穩定后不應立即停用所有藥物,而應遵醫囑先從一種藥物開始,逐漸停用,這樣可以減少疾病復發。
關節痛、高熱、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期的患者應直接就醫,不要自行服藥。
需要提醒的是,服抗過敏藥后,癥狀未改善或加重時,不要輕易加大用量。
抗過敏藥本身有一定致敏性,服藥后發生過敏反應的患者通常會出現皮膚瘙癢、皮疹、腹瀉、腹痛等反應。
少數病人甚至會出現白細胞、血小板減少等情況。應咨詢醫生后調整用藥方案。
藥學智囊團: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藥劑科副主任藥師 石浩強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藥學部副主任藥師 閻敏
(責任編輯:)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