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尖瓣疾病治療亟待創新方案瓣膜疾病全生命周期管理帶來可持續獲益
中國食品藥品網訊(記者董笑非 盧飛宇) 4月26日,2025瓣膜病全生命周期管理國際會議在京召開。會上,國內外心外科專家圍繞瓣膜病診療創新、微創瓣膜外科手術發展及患者全生命周期管理等議題展開深度探討。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的不斷加速,心血管病患病率持續上升,心臟瓣膜疾病已成為繼冠心病、高血壓之后的第三大心血管疾病。數據顯示,我國約有2500萬人受瓣膜病影響,平均每10位65歲以上老人中,大約就有1位存在心臟瓣膜問題,其中,又以二尖瓣疾病最為常見。然而,心臟瓣膜病起病隱匿、進展緩慢,加之公眾對疾病認知不足,往往導致患者錯過最佳干預時期。一旦錯過,便極有可能誘發心力衰竭、血栓栓塞等并發癥,嚴重時甚至危及生命。
“打個通俗的比方,心臟有四個房間,四個房間之間有四扇門相連,這四扇門如果出現問題,就是我們平常經常聽到的瓣膜病?!敝袊t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外科管委會主任鳳瑋教授說道,“胸悶、心悸、氣短不是瓣膜病獨有的癥狀,心臟病也有可能引起類似癥狀,所以診斷瓣膜病肯定不能夠用單純的癥狀去診斷。只要有所懷疑,感覺到不正常,比如小量運動就引起了以前大運動量才會出現的胸悶、氣急或者心慌,就要及時去醫院做超聲檢查?!?/p>
據了解,目前,外科置換手術依然是治療二尖瓣疾病應用最廣泛的方式之一,并朝著更微創、更耐久、更個體化的方向發展。同時,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以及患者對生活質量要求的提高,生物瓣膜在臨床中的應用逐漸增多。但由于二尖瓣置換術患者中位年齡相對較輕,加之二尖瓣所承受血流沖擊壓力要高于其他瓣膜,更容易受損,患者未來可能會面臨二次或者多次換瓣治療的需要。因此,如何在治療方案中兼顧當下和長遠獲益顯得尤為重要。
與會專家認為,瓣膜疾病的治療是一個長期過程,全生命周期管理在其中非常重要。在為患者制定治療方案時,醫療團隊必須進行全面且長遠的考量。不僅要關注首次手術的效果,更要著眼于提升患者的可持續獲益,為未來可能的再次換瓣做好準備,確保患者能夠獲得最佳的治療效果。
“在換瓣過程中,瓣膜尤其是生物瓣對病人來講,一是使用周期,二是門的大小,門框的大小,這兩點對病人的長期影響是至關重要的。如果開始就換了一個使用周期相對較長的瓣膜,那么對病人來講是非常獲益的;即使生物瓣使用后出現壞損,如果第一次植入的是一個更大的門,那么二次我們再干預,在大門里再放一個小門,就會帶來更大的益處?!兵P瑋進一步解釋道,“隨著新一代的生物瓣的涌現,新的瓣膜技術不光抗鈣化,還可以把門面在相同門框的情況下,將開口面積做得更大。包括更低的瓣腳,也會給病人帶來長期的獲益。”
(責任編輯:宋莉)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33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082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