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徹全國藥品監督管理工作會議精神系列評論|以創新、高效、開放 賦能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必須以新發展理念引領改革,立足新發展階段,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完善推動高質量發展激勵約束機制,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今年的全國藥品監督管理工作會議將積極支持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作為重要任務進行部署,提出通過加大研發創新支持力度、提升審評審批質效、擴大對外開放合作等舉措,為醫藥產業全面賦能,加速我國由制藥大國向制藥強國轉變,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高質量藥品和醫療器械的需求。
以研發創新賦能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以科技創新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是大勢所趨,也是高質量發展的迫切要求,必須依靠創新特別是科技創新實現動力變革和動能轉換。醫藥產業是科技密集型產業,將重心轉向科技創新效能提升,才能增強醫藥科技競爭力,實現醫藥經濟量的增長和質的飛躍的協同推進。要緊盯產業前沿,瞄準創新急需突破點,全力支持重大藥品、醫療器械研發創新,引導企業以臨床價值為導向,以患者為中心制定研發策略,提升研發創新的質量和效率;支持醫療器械關鍵核心零部件和國產替代產品研發上市,加速我國醫療裝備產業的自主發展與技術突破,為醫藥產業升級提供堅實支撐。健全藥品臨床試驗數據保護制度,對符合條件的罕見病藥、兒童藥、首仿藥實行市場獨占期制度,通過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確保創新成果獲得合理回報,激發企業研發積極性,保障醫藥產業可持續發展。
以提升審評審批質效加速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抓住那些急需解決而又有能力解決的事進行研究,并且本著“馬上就辦”的精神,組織實施,狠抓落實。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全球新藥研發和上市速度明顯加快,對藥品審評審批提出了更高要求。各級監管部門必須秉持“等不起”的緊迫感、“坐不住”的危機感、“慢不得”的責任感,將質量、效益意識深植于審評審批工作全過程。藥械審評審批應注重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的結合,在藥品審評方面完善加快上市程序,推動具有明顯臨床價值的創新藥加快上市;對落實國家重大戰略布局要求的創新醫療器械傾斜更多資源,將高端醫療裝備納入優先審評程序。藥械產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事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審評審批全流程必須遵循科學準則,秉持客觀公正態度,確保審批結果權威、精準、高效。要持續優化審評審批運行機制,通過審評效率和質量的同步提升,助力企業不斷沖擊藥械研發新高地。
以擴大對外開放合作拓展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空間。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要以開放紓發展之困、以開放匯合作之力、以開放聚創新之勢、以開放謀共享之福,推動經濟全球化不斷向前,增強各國發展動能,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國人民。新時代新征程,只有秉持開放包容理念,加快對外開放合作的步伐,積極參與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才能激發醫藥產業創新活力,推進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標準協調一致是開放共享的基礎,這就要求我們在進一步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加快監管和技術評價標準與國際接軌,支持國際多中心臨床試驗開展,促進全球藥物同步研發、同步申報、同步審批、同步上市,讓好藥新藥不分國境惠及全球患者。全球產業分工和合作是經濟全球化發展的必然趨勢,要加強同相關國際組織合作并在其中發揮積極作用,推動國際交流合作,經驗共享。要優化境外轉境內生產審批流程,支持外商投資企業將原研藥品和高端醫療裝備等引進境內生產。同時,穩步開展生物制品分段生產試點等試點工作,推動全球醫藥產業鏈、供應鏈建設。
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不僅是健康中國戰略的重要支撐,也是提升國家整體競爭力、增進民生福祉的重要方面。各級藥品監管部門必須擔當起職責使命,以創新為引擎助推醫藥產業蓬勃發展,以高效為驅動加速研發成果更好轉化,以開放為橋梁拓寬醫藥產業國際合作空間,不斷為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和健康中國戰略的深入推進書寫新的輝煌篇章。(本報特約評論員)
(責任編輯:常靖婕)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33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082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