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性化鍛煉方式與精神健康關聯性揭示
你知道最適合自己的鍛煉方式是什么嗎?鍛煉和精神健康之間又有哪些關聯?記者獲悉,不同鍛煉方式與精神健康的關聯在不同人群中的差異性。
鍛煉有助于促進精神健康,減輕抑郁、焦慮,改善情緒狀態。然而,不同的鍛煉方式在不同人群中產生的效果可能存在差異。
研究團隊經過長期探索,具體分析了鍛煉的頻率、時長、類型和強度與不同性別、年齡、生活方式和健康狀況人群精神健康的關聯,并進一步量化了運動量與精神健康之間的非線性關系。研究發現,對于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和從不喝酒、抽煙的人群來說,游泳或使用健身器材這類鍛煉方式與精神健康的相關性更強。其中,對于老年人而言,每周至少6次55分鐘中等強度的健身器材鍛煉最為有益。
此外,和沒有慢性病的群體相比,運動量越大、精神不佳的風險越低這一關聯性,在慢性病患者中更顯著。在運動量相同的情況下,保持不抽煙、不喝酒等健康生活方式的人群,精神不佳的風險比抽煙、喝酒的人群更低一些。
該研究可基于工作場所、學校、社區和家庭等各種環境,為不同性別、年齡、生活方式和健康狀況的人群制定有針對性的個性化鍛煉策略,幫助人們提升精神健康水平。(吳純新 高翔 左盈)
(責任編輯:常靖婕)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