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在這里,涉藥的這“六種人”再也不敢來了
中國食品藥品網訊 (記者胡芳)安全用藥 健康生活 警惕以下六種情況:
沒有經營資質,一輛摩托(面包車)行走在鄉間的“送藥人”;
沒有生產資質,租賃房屋擅自生產的江湖“制藥人”;
沒有批準文號,成分不明,自稱祖傳秘方的“傳承人”;
藥治百病,以食充藥,藥到病除的“牛皮人”;
以會促銷,以禮為餌,打親情牌的“貼心人”;
套取信息,健康恐嚇,冒充醫師藥師的“寄藥人”。
發現以上情況,請及時向市場監管部門報告或撥打電話12315。
——這是2月8日記者在湖北省黃岡市浠水縣丁司垱鎮丁司垱村黨員群眾服務中心看到的、由浠水縣市場監管局統一印發的宣傳彩頁,上面不僅有這樣的警示文字,還配有相關漫畫,將農村常見的銷售假冒偽劣藥品的6種現象解釋得極為清楚。而像這樣的宣傳彩頁,不僅張貼擺放在鄉鎮一級的服務中心,還張貼擺放在村衛生室、零售藥店,乃至村民家里。
“藥品監管專業性非常強,老百姓很難聽懂記住。2023年6月,在藥品安全鞏固提升行動中,我們根據5年來藥品投訴舉報、群眾咨詢以及藥品執法案卷歸納出了6種常見不法現象,將其簡稱為‘六種人’。對于這‘六種人’,我們一方面用圖文展示、播放小視頻等方式,提醒老百姓不要上當;一方面幫助藥品監管協管員、信息員(以下簡稱藥品“兩員”)進行識別,并建立起對‘六種人’報告制度,加強對‘六種人’的防范和監管。”浠水縣市場監管局局長陳金燦如是說。
據浠水縣副縣長夏清介紹,浠水縣常住人口71萬,其中農村人口43.5萬。在農村人口中,留守老人和兒童比較多。由于留守老人科學素養相對較差,希望用藥能夠立竿見影,容易上當受騙;加上農村地域廣泛,涉藥的不法分子流竄作案,藥品監管難度大。自2019年起,浠水縣就依據基層網格管理情況,下大力氣在全縣聘請了649名藥品“兩員”,以村兩委干部為主,將監管觸角延伸到農村。
2023年11月,浠水縣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發布《關于開展藥品安全協管員信息員能力提升活動的通知》,進一步明確藥品“兩員”要充分發揮“千里眼”和“順風耳”的作用,遇到 “六種人”要及時上報;各鄉鎮市場監管所接到藥品“兩員”反映的情況后,要立即調查,有違法行為的要立案查處,并在全縣范圍內公示。
在丁司垱村黨員群眾服務中心,記者看到了丁司垱市場監管所登記的《浠水縣藥品安全協管員、信息員藥品風險排查處置情況表》,情況表含報送時間,報送人、發現隱患地點、相關隱患具體情況、報送單位、風險處置具體情況、風險處置人等內容。相關信息報告是從組到村到監管所;待監管所處置后,相關信息再反饋到村到組乃至具體個人。值得一提的是,在處置過程中,市場監管部門與公安、衛生健康等部門聯動,形成了監管合力。
其中一份情況表顯示,2023年9月10日,有人騎著摩托車到丁司垱村5組推銷“鼻腔舒緩液”,宣稱可以治療鼻竇炎。在接到村民反映后,該村藥品監管信息員馬上向市場監管所匯報。監管所的監管人員現場調查發現,所謂的“鼻竇舒緩液”實際為消毒產品,立即移交給衛生健康部門,并向群眾科普“消”字號與國藥“準”字號之間的區別。
“2023年以來,全縣共接到關于‘六種人’的報告二十余起,市場監管部門均進行了處置。”陳金燦說。
“現在不僅是那些騎著摩托車、推著自行車的賣藥人進不了村,連村里的老人買了電視廣告里那些所謂‘撥打400電話’的藥品,都有人反映到市場監管部門。我們也會上門給老人進行科普宣傳。” 藥品監管協管員、丁司垱村書記李勝民說。
陳金燦則表示,在農村用藥安全上,縣市場監管局一方面考慮如何更加嚴謹地將監管閉環打造好;另一方面,想把藥品安全融入到振興鄉村當中,通過建立“美麗鄉村”“健康鄉村”,進一步借力筑牢防護網,提升群眾藥品安全素養。
(責任編輯:常靖婕)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每周醫藥看點(9月22日—28日)
國家藥監局藥品和醫療器械審評檢查京津冀分中心、華中分中心、西南分中心掛牌成立;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聯合發布通知,公開征集2025年度計量支撐產業新質生產力發展項目,... 2025-09-28 14:16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33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082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