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藥品安全專項整治經驗交流|廣東:通過“聚三能”“破三難” 農村藥品安全專項整治見實效
針對農村藥品經營主體“多、小、散、亂”、風險防范意識淡薄以及農村消費者藥品識假辨假能力弱等現狀,近年來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通過“聚三能”破解統籌協調難、風險排查難、行業環境整治難等難題,取得了良好成效。
機制聚能破解農村藥品整治統籌協調難
今年2月,廣東在全國率先啟用廣東省食藥安委統籌協調機制,統籌公安、市場、衛生健康等11個部門聯合開展專項整治,形成多部門協力共同推進的整治格局。
8月19日,廣東成立廣東省集中打擊整治危害藥品安全違法犯罪工作領導小組,分管副省長擔任組長,21個市及其縣(區)建立相應的領導機構,形成以縣級藥品監管體系為“中樞”、以鄉鎮藥品監管體系為“支干”、以村(社區)藥品監管體系為“末梢”,縣、鎮、村(社區)三級藥品監管網絡體系,為廣東農村藥品安全專項整治奠定了基礎。
創新賦能破解農村藥品風險隱患排查難
廣東省藥監局綜合運用日常檢查、飛行檢查、隨機檢查等方式,推進全過程、全鏈條、全覆蓋風險排查。截至11月15日,全省各級藥品監管部門累計派出檢查人員202732人次,累計檢查農村、城鄉接合部各類企業、單位97021家次,排查出風險隱患10154條。在化妝品領域,該局運用“網頁圖文監測”“視頻音像監測”等識別技術,對淘寶、天貓、京東、唯品會四大主流電商平臺內4萬家(次)經營者及抖音、快手等新興視頻營銷平臺204場化妝品“直播帶貨”開展風險監測,共發現風險店鋪1728 家次、風險產品線索2021 批次、“直播帶貨”風險信息101條,并依法采取有效處置措施。此外,該局依托國家藥品網絡銷售監測平臺,實現“網絡監測、行、刑三方貫通協同”,已排查移送藥械化網絡銷售違法違規線索92條,并聯合公安機關啟動相關偵查工作。其中,成功查辦“8·04”專案,共搗毀制售假藥窩點9個,破獲生產、包裝、中轉、倉儲、分銷犯罪團伙6個、現場抓獲嫌疑人38名,查獲假冒醫美藥械一大批,貨值約1800余萬元。該案從網絡監測發現到線索研判、線索通報,全程僅用12分鐘,從公安部門接到線索到成功收網僅用2個月。
截至11月15日,依法從嚴從快查處農村藥品違法案件4567宗,其中大案要案24宗,這得益于廣東通過轉變監管理念,創新監管方式,充分發揮數字監管引領作用,持續放大數字賦能監管的優勢,線上線下同步發力。
治理釋能破解農村藥品行業環境整治難
近年來,廣東省藥監局積極推動信息聯通、執法聯動、問題聯治。該局聯合衛生健康部門開展第二類精神藥品專項檢查,加強特殊藥品使用管理和風險排查;聯合醫保部門加強非法回收醫保高值藥品的風險排查;三部門聯合印發《廣東省藥品行政執法協作工作制度》等。
廣東省藥監局還聯合省公安廳公開向社會征集11類藥品違法犯罪線索;聯合省公安廳、省檢察院掛牌督辦10起大案要案;聯合省公安廳、省法院、省檢察院舉辦2022年全省藥品行刑銜接工作培訓班;與公檢法部門聯合制修訂《廣東省藥品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實施辦法》《廣東省藥品監管部門移送涉嫌犯罪案件類型及標準》等。
廣東在全省遴選15個市縣區作為藥品安全專項整治重點聯系單位,其中,農村地區占10個,并建立對口協作機制,推動藥品安全專項整治在農村地區落實落細。同時,通過破立并舉,探索促進農村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助力鄉村振興之路。其中,以廣東省藥監局對口幫扶的興寧葉塘鎮為試點,打造興寧專業化醫療器械產業園區,成為今年藥品安全專項整治與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相結合的先行范例。
廣東省藥監局還結合醫療器械安全宣傳周、藥品安全用藥月活動,利用“廣東藥監”微信公眾號、“安安網”直播間等媒介,面向粵東、粵西、粵北農村、邊遠山區,持續深入做好用藥科普、案例曝光、正面宣傳、輿論引導,打出科普宣傳、謠言治理等正向引導“組合拳”。
以農村為重點區域,通過創新聯合治理新途徑、打造“兩法銜接”新途徑、探索高質量發展新模式以及加強科普提升廣大消費者識假辨假能力,已經形成了廣東的經驗特色。
下一步,廣東省藥監局將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為契機,繼續探索農村地區藥品安全整治新舉措,深化打擊整治危害藥品安全違法犯罪工作成效,保障人民群眾用藥用械用妝安全,積極推進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陳海榮)
(責任編輯:張可欣)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