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蝦攜手火“出圈”
南縣稻蝦米斬獲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特等金獎,南縣小龍蝦遠銷比利時、丹麥、俄羅斯——稻蝦攜手火“出圈”
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楊玉菡
通訊員 姚劍波 補蕢華
秋日的南縣,一派豐收的景象。田野里,稻谷已深深彎下了腰,等待收割;市場上,反季節養殖的深水小龍蝦體大肉肥,正在熱賣。稻與蝦,已深深融入這片肥沃的土地。
在南縣,從事稻蝦生態種養、精深加工及餐飲旅游等一二三產業的人員突破13.5萬人,占全境人口的27.8%。南縣更因稻蝦產業“火”出圈,成為“中國蝦稻米之鄉”“中國生態小龍蝦之鄉”。
精耕細作,稻蝦種養綜合產值超150億元
時至秋分,南縣的稻蝦田已鍍上金黃色,風吹稻浪,稻香四溢。南洲鎮南山村,湖南省農業科學院南縣稻蝦米產業研究院試驗田,研究員胡文彬正在察看稻蝦田長勢。
“為選育南縣稻蝦米專用品種,我們已完成600多個候選品種的篩選。”胡文彬告訴記者,研究院選出2個最優品種,分別命名為南縣稻蝦香1號、南縣稻蝦1號,目前均已進入湖南省主要農作物品種審定程序。
深耕稻蝦產業,南縣還引進全國首個小龍蝦養殖加工研發中心,先后攻克小龍蝦繁育環節存在的種質資源退化,以及受精率、產卵率低等多項難題。
“發展稻蝦產業,南縣自然資源得天獨厚。”南縣縣委書記羅訊介紹,南縣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境內一馬平川,土壤肥沃,江河密布,無工業污染和重金屬污染,是種植優質水稻、養殖小龍蝦的理想區域。
當地找到兩大產業共生共榮的結合點,推出“稻蝦共作”生態種養模式,即稻為蝦供餌、遮蔭、凈水,蝦為稻除草、松土、增肥。
幾年推廣,南縣稻蝦種養特色產業規模和影響力躍居全國前列。2021年,全縣稻蝦種養面積穩定在60萬畝以上,年產小龍蝦11萬噸、稻蝦米原糧32萬噸,綜合產值超過150億元。
今年,南縣繼續發力,推進鄉鎮稻蝦生態種養示范基地建設,其中稻稻蝦、深水全年蝦養殖示范基地等21個,探索雙季稻區小龍蝦養殖技術和小龍蝦錯峰上市養殖技術,進一步拓寬稻蝦產業的適用領域。
科技賦能,稻蝦米“香”、小龍蝦“紅”
“我們生產的稻蝦米,產品種類和款式多著呢。”湖南助農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大廳,總經理廖娟帶記者來到展柜前,只見精品禮盒米、小份罐裝米、普通袋裝米、當季現碾鮮米、胚芽米、自熱米飯、速烹煲仔飯等產品琳瑯滿目。
“品類豐富,品質更有保障。”廖娟指向大廳另一側的南縣農業溯源大數據平臺應用基地。她介紹,該平臺利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AI智能等技術,將種苗、投入品、場地環境、勞作記錄、加工物流等數據有效結合,實現稻蝦米質量安全可視化溯源,服務于縣域8家稻蝦米加工企業。說著,她拿起一小包稻蝦米,用微信掃描外包裝上的二維碼,手機頁面立馬跳轉至南縣稻蝦米公共查詢平臺,從種植、收割到加工、出廠,生產信息盡收眼底。
立足資源稟賦,科技賦能,南縣稻蝦米打響品牌,獲評國家地理標志集體商標,成功申報“南縣稻蝦米”中國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斬獲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特等金獎,還通過香港和歐盟標準檢測,取得海關備案。
在南縣,不僅稻蝦米走俏,小龍蝦也火了。
順祥食品有限公司無菌化生產車間,工人正在加工小龍蝦。企業負責人周順祥告訴記者,從小龍蝦進場、清洗、加熱、調味,到分裝、速凍,全程只需3小時。“這些小龍蝦因口味佳、品質好,不但暢銷國內市場,還出口比利時、丹麥、俄羅斯等國家。”周順祥說。
作為國家重點龍頭企業,該公司擁有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全自動化、智能化小龍蝦制品生產線,年加工能力達6萬噸。公司新引進浙江新復大海洋生物有限公司,計劃投資3.8億元建設一條加工生產線,解決小龍蝦廢料處理問題,帶動保健品產業鏈發展。
南縣引進小龍蝦初加工企業湖潤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可年加工小龍蝦1400多噸;簽約貝貝昇小龍蝦深加工企業,利用蝦殼生產蝦青素、蛋白粉等醫美產品原料。
產品熱銷,美名遠播。近年來,南縣小龍蝦獲評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獲得中國地理標志證明商標認證,被列入中國農業品牌目錄2019農產品區域公共品牌,成為湖南省首批“一縣一特”農產品優秀品牌。
產業輻射,帶活文創、物流、運輸業
天氣微涼,正是戶外活動的好時節。記者在南縣麻河口鎮東勝村稻夢田園文旅基地見到負責人鄧義勇時,他剛剛接待完一批參加親子露營活動的游客。“我們以農耕文化為核心、稻蝦種植養殖為特色,每年舉辦龍蝦捕撈節,開展各色農耕活動,吸引近10萬人次參觀研學。”鄧義勇介紹。據了解,這些年,南縣建成稻蝦公園、稻夢田園等一批田園綜合體,推動稻蝦農文旅融合發展。
觀光之余,到南縣吃小龍蝦、品稻蝦米,漸成游客打卡項目。
南縣中心城區僅小龍蝦主題餐飲店就有400多家,其中“漁家姑娘”“蝦先生”等餐飲品牌成為“網紅”。記者發現,南縣小龍蝦除了供應本地市場,大多賣給北上廣等大城市。因為南縣小龍蝦味道好,周邊縣的食客爭相到南縣嘗鮮。南縣大力發展小龍蝦錯峰上市養殖技術,一年四季食蝦不斷,吸引無數“老饕”慕名前來。
品稻蝦米,也成為一種時尚。一碗香甜、軟糯、有嚼勁的南縣稻蝦米下肚,滋味綿長,令人難忘。“可在稻蝦產業興起之初,南縣稻蝦米產量不高、品牌不響,農民都留著自己吃。”南縣稻蝦產業發展服務中心主任李光明告訴記者,現在則大不同,在飯店點500克、可供4人吃的稻蝦米,售價18元左右。“最貴的稻蝦米,在直播平臺賣到每500克68元。”
“逛吃”之外, 稻蝦產業還撬動了當地的三大產業。“搗蛋蝦”“花鼓稻喜”等稻蝦米文創產品大火,年產值達7600萬元;南洲物流園有限公司吸引電子商務、物流等68家公司入駐,為南縣8家稻蝦米生產企業提供統倉統配服務,降低物流成本近3成;湖南宏欣冷鏈物流有限公司生產小龍蝦長途運輸專用冰,年產值突破千萬元。
(責任編輯:張可欣)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當好市民“舌尖上的安全”守護者
逛菜市場像逛超市,226家新建、改造的生鮮市場和便民生鮮社區門店,構建起長沙人的“15分鐘生活圈”;各種出圈的“網紅長沙”記錄里,30個特色精品夜市輪番占據C位,展現長沙的消費活力;200多... 2023-02-28 15:59稻蝦攜手火“出圈”
秋日的南縣,一派豐收的景象。田野里,稻谷已深深彎下了腰,等待收割;市場上,反季節養殖的深水小龍蝦體大肉肥,正在熱賣。稻與蝦,已深深融入這片肥沃的土地。 2022-10-21 11:01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33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082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