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顯信用監管的強大力量——評市場監管領域嚴重違法失信名單典型案例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社會誠信建設,指出要完善守法誠信褒獎機制和違法失信懲戒機制,使人不敢失信、不能失信。對見利忘義、制假售假的違法行為,要加大執法力度,讓敗德違法者受到懲治、付出代價。作為社會信用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嚴重違法失信名單是相關部門依法將那些性質惡劣、情節嚴重、社會危害較大的嚴重違法失信主體列入專門名單,向社會公示并實施失信懲戒的一項信用管理制度。嚴重違法失信名單制度能夠對嚴重違法失信主體進行較為嚴厲的懲戒和約束,向社會傳遞誠實守信的價值導向,被實踐證明是實施信用治理的有效手段。
在當前持續深化“證照分離”改革,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發展活力的進程中,國務院提出了四項重大改革舉措(被人們形象地稱為“四扇門”制度),包括:直接取消審批、審批改為備案、實行告知承諾、優化審批服務。這四方面的重大改革措施,必須以強有力的事中事后監管作為保障。信用監管作為新型監管機制的基礎,是強化事中事后監管的重要機制。其中,嚴重違法失信名單制度作為信用監管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對嚴重違法失信主體實施嚴厲懲戒,可以更好地守住市場經濟的底線,為“四扇門”等重大改革舉措的運行奠定扎實基礎,推動市場經濟高質量發展。
按照相關立法和政策關于嚴格法治的新要求,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于2021年7月出臺了《市場監督管理嚴重違法失信名單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嚴重違法失信名單管理制度,構建放管結合、寬嚴相濟、進退有序的信用法治新格局。《辦法》對嚴重違法失信名單管理的列入情形作了詳盡規定,明確了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及性質惡劣、情節嚴重、社會危害較大、受到市場監管部門較重行政處罰等基本適用條件。其中所列舉的20多種具體情形,都是在食品藥品、醫療器械、化妝品、質量安全等市場監管領域中性質較為嚴重的違法行為種類。當前,根據《辦法》的相關規定,各級市場監管部門積極開展對嚴重違法失信行為的信用治理工作,不斷加強信用約束和失信懲戒,成效顯著。
發布嚴重違法失信典型案例,既是加強失信懲戒和事中事后監管、提升監管實效的有效手段,也是弘揚誠信價值觀、傳遞信用“正能量”的創新之舉。本次由市場監管總局發布的第一批嚴重違法失信名單典型案例,是市場監管部門在重點領域開展信用監管所取得成效的集中展示。這次公布的八個案例,涉及多個行業,聚焦了食品、藥品等直接關系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以及有害市場經濟秩序和公平競爭環境等監管領域。選取的案例都極具代表性,具有較強的教育和警示意義。
其中,食品安全問題,由于直接影響社會公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也是市場監管必須要守住的底線,是失信懲戒的重中之重。本次公布的八個案例中有四個與食品相關,涉及到食品安全產業鏈上的不同階段主體:嚴重危害校園食品安全并造成了嚴重后果的學校、篡改預包裝食品生產日期并銷售霉變食品的市場主體、使用有毒有害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的市場主體、經營摻假牛肉的祝某某。依法依規公示食品領域嚴重違法失信主體名單,既是對相關嚴重違法失信主體的懲戒,加大了其失信成本;亦是事后信用監管的重要環節,是對事前事中事后全生命周期的監管閉環。此外,本次曝光的未嚴格落實疫情防控主體責任造成疫情擴散風險、通過編造虛假材料騙取行政許可、非法販賣營業執照幫助他人實施網絡違法犯罪活動等嚴重違法失信行為,也極大地危害了社會公共秩序和市場經濟秩序,是實施信用治理的重點領域。
通過曝光這些反面的典型案例,有利于促進市場主體存戒懼、知敬畏、守規矩,提升守法誠信經營意識和水平。正與負、褒與貶、揚與抑,彼此之間相得益彰,充分展現信用力量,傳播了失信受懲戒、守信受褒獎的價值觀念。
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市場監管總局首次公布嚴重違法失信名單典型案例,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嚴重違法失信名單制度作為失信懲戒機制的一項重要制度,有助于實現有效監管,加強社會監督,推動社會共治。這對于弘揚誠信價值觀,構建誠信社會,具有重要的引領、教育、示范和警示效果。(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政法部民商經濟法室主任、教授 王偉)
(責任編輯:陸悅)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執法實務|建立稽查執法五維坐標系,提升執法精準度
?藥品稽查辦案專業性強、程序復雜,如何從紛繁復雜的法律和事實中抓住核心、理清脈絡?筆者認為,關鍵在于堅持系統思維,構建涵蓋程序、文書、評查、法律、裁量五個維度的稽查執法坐標體系。 2025-09-26 10:49執法實務|厘清證明責任?推進依法行政 ——淺談藥品行政處罰中的證明責任
在藥品行政處罰過程中,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應當以行政訴訟中的證明責任分配為主要指引,厘清其在處罰程序、處罰職權、處罰裁量等方面應承擔的證明責任,充分收集證據,并合理應用證據,保證行政處... 2025-09-24 08:49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33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082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