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為創新企業插上騰飛的翅膀 ——記廣西“橋接”試驗跨界探索(下)
深圳市開蒙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開蒙醫療)“下嫁”鄉村、應急生產紅外額溫計的故事告一段落;與此同時,幫助廣西壯族自治區忻城縣遂意鄉遂意村提升“造血”功能、增強村民致富本領、促進共同富裕的故事拉開序幕。
因為具備了“造血”功能,曾經蕭條的忻城縣遂意鄉遂意村重現勃勃生機。
“造血”關鍵:將模塊產品“化整為零”
在生產紅外額溫計過程中,車間工人有來自開蒙醫療在廣東公司的老員工,也有來自遂意鄉的父老鄉親。開蒙醫療董事長齊瑛發現,鄉親們不僅能吃苦耐勞,還心靈手巧。這幾年,經過忻城縣遂意鄉仁壇電子有限公司的嚴格培訓,這里的不少家庭婦女已經具備熟練的焊接、組裝等技術,進一步加大培養力度,生產出符合醫療器械生產管理規范的產品并非不現實。她們成為成熟的技術工人后,可以在家門口就業,不會輕易跳槽。齊瑛琢磨著將公司醫療器械生產基地轉移到這里,廣東公司則調整為主要從事研發、銷售等工作。可遂意鄉畢竟土地、人口有限,交通條件也受限,想法能否實現還是未知數。
縣里了解到齊瑛的想法后,不僅非常支持,還說干就干,在忻城縣投資建起金泰醫療健康智能制造園。這大概是全國唯一一個只有一家醫療器械企業的醫療器械產業園。
唯一一家企業怎么挑起產業園的重任呢?雖然說開蒙醫療是一家企業,但它與通常的醫療器械企業不同的是,從研發、生產到銷售,幾乎具備“全產業鏈”能力。按照行業通行做法,生產企業多是購進各個模塊,加之自己的關鍵技術,在企業完成組裝,檢驗合格后出廠銷售。在開蒙醫療,不是購進整件模塊產品,而是通過技術人員研發設計,將需要購進的整件產品“化整為零”,還原為一個個小零件,自己完成組裝。
在忻城縣醫療器械產業園,開蒙醫療員工在用顯微鏡檢查人體成分分析儀芯片上的箔片集成電路是否有缺陷。(中國食品藥品網記者王曉冬 攝)
齊瑛說:“公司曾經和其他企業一樣,購買模塊成品,但發現質量無法滿足我們的需求。我們是出口企業,產品要在海外市場具有競爭力。公司當初不得不將產業鏈延長,因為自家生產的產品品質更有保證。沒想到這種‘化整為零’的研發能力、創新做法,為我們帶來新機遇。忻城地方政府為我們建立產業園,與公司產業鏈較長有密切關系。我們的產品涉及傳感器、玻璃平板、包裝材料、PC板、塑料蓋等行業,能帶來企業聚集效應。”
在忻城縣醫療器械產業園,開蒙醫療員工在調試人體成分分析儀傳感器芯片的阻橋電路的阻值。(中國食品藥品網記者王曉冬 攝)
在忻城醫療器械產業園,記者來到玻璃平板生產車間。各種造型各異的玻璃平板晶瑩剔透、擺放整齊,正等待接受檢驗。齊瑛介紹說,原來公司并不生產玻璃平板,尋找了多家供應商,但不是品種達不到要求,就是價格太高致使生產成本大漲。而公司大量出口的人體成分分析儀、尿檢儀、體重秤等產品,都需要使用玻璃平板,索性開始自己生產。隨著公司生產基地轉移到忻城,生產玻璃平板需要的原材料企業也會來到忻城安營扎寨。
至于將醫療器械產品“化整為零”為適合鄉村生產的零部件,開蒙醫療進行過多次內部溝通,詳細分析每一種產品,考慮哪個環節的零部件不需要恒溫恒濕生產環境,并能做到可追溯。
比如,電子血壓計必須配備泄氣閥,泄氣閥由軟膠管、五通管等組成,可以考慮將這部分工作交給村里的家庭婦女。具體加工過程是,將五通管的4個管口分別安裝1根軟膠管,長度分別為50毫米、40毫米和2個20毫米,其中1個20毫米軟膠管要與泄氣閥相連。在安裝之前,要先把1根長軟管分別剪成所需要的50毫米、40毫米和20毫米短膠管。經過嚴格培訓,家庭婦女在家就能完成這兩道工序。
再比如,血壓計包裝工序涉及的物料有中文彩盒、中文說明書、5號電池、手臂袖帶,它們分別有自己的物料編碼和型號規格。折疊彩盒、配電池、配袖帶等工序可以交給遂意鄉的就業扶貧車間完成。
開蒙醫療還特意制作了《血壓計組裝指導說明書》。首先,“取彩盒,取下上蓋,依次將手臂袖帶、電池、血壓計、說明書放于彩盒中”;其次,“蓋上彩盒上蓋,注意彩盒前蓋圖案和產品方向一致”,這樣就完成了血壓計出廠前的最后一道工序。組裝指導說明書不僅有文字說明,還有圖片說明,僅按照圖示也可完成組裝。不僅如此,還特意標紅了注意事項:不能漏放產品和配件。組裝指導說明書上還有自檢人簽名、審核人簽名、批準人簽名及日期,確保出現問題后能夠實現追溯。
“造血”實現:鄉村產品出口海外
為什么執著于將要求嚴格的醫療器械生產放到忻城縣乃至鄉村呢?齊瑛感慨地說:“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國際環境發生變化,企業需要尋找新的發展方向。通過注冊生產紅外額溫計,我感受到廣西地方政府及藥監部門為企業服務的真心實意。解決基層就業問題,推動鄉村提升‘造血’功能,增強村民致富本領,促進共同富裕,是企業的責任和擔當。企業入駐忻城縣,也能為地方醫藥產業布局盡一分力。”
事實證明,齊瑛的選擇是正確的。2020年以來,開蒙醫療已有5個醫療器械產品在國內獲批注冊,新產品將陸續上市;自主研發的智能無創呼吸機填補了廣西壯族自治區該領域醫療器械生產空白。忻城縣不僅建設了120畝的醫療器械產業園,還建造了1座建筑面積達1萬平方米的呼吸機生產大樓,企業可以租賃也可以購買,足以彰顯地方政府的誠意。隨著產業園建設的日漸完善,原本位于遂意鄉舊糧站的紅外額溫計生產車間搬到了產業園。
在忻城縣醫療器械產業園的開蒙醫療潔凈生產車間里,員工在生產線上做智能血壓計的裝配、標定和檢測。(中國食品藥品網記者王曉冬 攝)
“你可別誤認為藥監部門會一路綠燈地‘照顧’我們。”齊瑛打趣兒地對記者說,“在紅外額溫計車間籌建之初,因為環境建設有欠缺,藥監部門原本準備給我們開罰單。為了幫助我們達標,他們日夜加班和我們一起進行廢舊糧站改造。入駐忻城縣一年多的時間里,我們愈發感受到藥監部門既是嚴格的監管者,又是盡職的幫扶者,現在我們遇到什么困難,首先想到的就是求助藥監部門,這種氛圍特別溫暖,讓我們有信心在這里發展下去。”
齊瑛決定,繼續追加在忻城縣的投資,預計將達5.4億元。開蒙醫療計劃將1000多種產品逐步轉移到忻城縣生產,提供3000多人的就業崗位。而且,公司還準備與當地職業學校合作,聯合培養技術儲備人才,使更多的村民能夠在家門口就業,不必外出打工。
8月31日,記者見到在開蒙醫療地下裝配車間工作的25歲藍鵬。2018年,藍鵬跟隨全家從大山深處搬到縣城移民村,隨后去外地打工。疫情發生后,他發現在家鄉就能找到待遇較好的工作,車間距離他家只有10分鐘步行路程,每天不需要擠公交車,不需要住多人宿舍,下班后還能和家人朋友在一起,“很知足很滿意,幸福指數飆升。”藍鵬說道。
8月31日,也是孩子們新學期開學的日子。下午5點鐘,忻城縣城關鎮民族小學門口,剛剛脫下“開蒙醫療”工作服的媽媽們換上便裝,牽著孩子們的小手準備回家。她們中有很多人和藍鵬一樣,也是從大山深處搬到移民村的。為了照顧家中有上學孩子的媽媽們,開蒙醫療實行彈性工作制,有的崗位可以隨時停下手里工作,方便接送孩子上下學。
在就業扶貧車間生產的產品,即將運往欽州和深圳的港口,并轉運到美國、德國。(中國食品藥品網記者王曉冬 攝)
也是在這一天,在遂意鄉就業扶貧車間,家庭婦女們早上買好的蔬菜瓜果擺放在車間門外一個專用物品柜里,午飯時間一到,她們拎起食材就可以回家做飯了。車間門外,她們親手組裝的電子秤已裝入集裝箱,公司常年派駐檢驗人員在這里質控把關。下午,大貨車將奔赴欽州港、深圳鹽田港,產品從港口轉運到美國、德國,這些產品的外包裝上寫著“Made In China”……
(責任編輯:張可欣)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每周醫藥看點(9月22日—28日)
國家藥監局藥品和醫療器械審評檢查京津冀分中心、華中分中心、西南分中心掛牌成立;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聯合發布通知,公開征集2025年度計量支撐產業新質生產力發展項目,... 2025-09-28 14:16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33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082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