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華即將上市,內鏡市場前景如何?
(以下內容從浙商證券《醫藥行業周報:澳華即將上市,內鏡市場前景如何?》研報附件原文摘錄)
報告導讀
2021年8月18日上海澳華內鏡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澳華內鏡”)科創板IPO已提交注冊,擬募資6.4億元。我們看到我國內窺鏡行業眾多公司陸續嶄露頭角,在我國消化系統疾病頻發的現狀下,內鏡市場前景究竟如何?
投資要點
本周思考:內窺鏡行業公司陸續上市,內鏡市場前景究竟如何?
我國內鏡市場集中度較高,基本上被國際跨國公司所壟斷,并主要占據了我國高端市場。而我國內鏡企業整體起步較晚,特別是在光學成像等的技術方面和國際巨頭仍存在較大的差距,目前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場。但隨著我國眾多具有自主研發核心技術的創新型企業陸續嶄露頭角,如南微醫學、開立醫療、澳華內鏡等,我們看到了中國企業在內鏡領域加快了向中高端市場進軍的步伐,未來發展可期。考慮到內鏡領域我國市場所處的發展階段、需求的景氣程度、產品升級的空間,我們認為內鏡賽道未來發展將持續向好。
內窺鏡市場規模大,國內市場景氣度高。2019年全球內窺鏡市場銷售規模為202億美元,2015-2024年復合增速為5.4%。預計到2024年,市場規模將達到270億美元,目前,中國內窺鏡市場處于快速上升期,市場規模從2015年的131億人民幣增長至2019年的225億人民幣,年復合增長率為14.5%,遠高于全球內窺鏡市場同期增速。預計到2024年,市場規模有望達到423億人民幣。
我們認為,隨著中國老齡化趨勢加深,消化道、呼吸道等相關疾病的發病率將不斷提升,內窺鏡檢查的需求也逐漸加大。另外,“早診早治”政策的推動使我國長期以“治療為主、預防為輔”的醫療體系也逐漸向“預防為主、治療為輔”的方向轉變,疾病預防檢查需求的增加將帶動內窺鏡行業整體向前發展。受市場需求和內鏡制造技術發展的雙輪驅動,我國內窺鏡行業已進入快速發展時期,未來賽道有望長期保持較高的景氣度。
本周表現:醫藥板塊迎來反彈、成交量低于中樞
本周醫藥板塊上漲2.8%,跑輸滬深300指數0.7個百分點,在所有行業中漲幅排名第19位,表現一般。2021年初以來,醫藥板塊下跌6.3%,跑輸滬深300指數2.5pct。成交量上看,醫藥行業本周成交額為3810億元,占全部A股總成交額的5.3%,環比下降0.1pct,較2018年以來的中樞水平低2.9pct。據Wind中信醫藥分類看,本周生物醫藥細分子板塊中除醫療器械均有所上漲,其中中藥飲片、醫療服務、化學原料漲幅明顯,分別上漲6.8%、6.6%和4.5%。
根據浙商醫藥重點公司分類情況來看,本周醫藥服務、醫療服務、特色原料藥板塊漲幅最為明顯,漲幅分別為9.1%、6.4%和4.6%,其中醫藥服務板塊的漲幅主要由博騰股份(+18.6%)、凱萊英(+15.7%)和泰格醫藥(+15.5%)貢獻;醫療服務板塊漲幅主要由愛博醫療(+11.1%)、歐普康視(+10.2%)和通策醫療(+9.5%)貢獻;特色原料藥板塊漲幅主要由富祥藥業(+29.2%)和司太立(+14.4%)貢獻;醫藥商業表現較弱。我們關注到,隨著政策面過度解讀導致的悲觀情緒的消除,估值較高的子板塊開始明顯回暖,我們持續推薦估值相對較低、業績增速相對較高的醫藥上游板塊公司,和增長持續性較強、受政策擾動較小的“賣水人”板塊(如CXO)等。
看好高景氣賽道背后“中國優勢”的持續體現
我們認為,從長期看政策對創新產品的鼓勵及對同質化產品的壓制勢必使得企業因自身產品競爭力差異而導致分化,能夠提供經濟、優質、高效產品企業價值將更為凸顯,回調下建議積極布局。我們堅持“創新賦能、制造升級和降本增效”三條選股思路,看好中國高端醫藥制造業在新一輪全球競爭中脫穎而出。具體而言,建議關注:
1)創新賦能:抓住進口替代表象下的產品競爭力本質,從中國創新邁向全球創新。前瞻性布局景氣賽道、堅持研發創新和持續提升產品全球競爭力的創新器械企業;談判降價背景下把握中國市場,且擁有全球視野和布局的創新藥企業;創新質量提升、服務賦能下龍頭集中的研發外包企業。
2)制造升級:充分發揮中國優勢,深度參與全球產業分工。通過新產能、新業務加速拓展打破產業轉移“共識”的特色原料藥企業;訂單加速,行業景氣背景下優勢不斷強化的生產外包企業;疫情機遇與集采倒逼下中國制造優勢加速體現并加快國際化進程的出口器械企業。
3)降本增效:有持續擴大規模和提升效率能力的連鎖醫院、ICL及藥房。具體結合公司質地和估值情況,我們推薦:藥明康德、凱萊英、康龍化成、博騰股份、藥石科技、九洲藥業、昭衍新藥、泰格醫藥、普洛藥業、健友股份、仙琚制藥、普利制藥、復星醫藥、萬孚生物、凱普生物、圣湘生物、潤達醫療、維亞生物、阿拉丁、泰坦科技等。
風險提示
行業行業政策變動;核心產品降價超預期;研發進展不及預期。
20210912-浙商證券-醫藥行業周報:澳華即將上市,內鏡市場前景如何?.pdf
(責任編輯:劉思慧)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華泰證券:人工關節國家集采方案細則出臺,利好銷量市占率高的國產龍頭
選產品系統中自主選擇(按產品系統類別計算中選比價價格最高的產品系統除外)。分組方式更加公平,利好國產龍頭,建議關注后續中標結果及價格降幅本次人工關節假體集采是在冠脈支架之后的第二次... 2021-08-26 14:57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33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082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