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栩冬:深入學習貫徹《實施意見》 全面提升天津藥品監管現代化水平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全面加強藥品監管能力建設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按照強基礎、補短板、破瓶頸、促提升的思路和科學化、法治化、國際化、現代化的發展方向,對藥品監管能力建設作出全面規劃和系統部署,這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四個最嚴”要求,推進我國藥品監管能力現代化建設的綱領性文件,對于破解藥品監管體系和監管能力存在的瓶頸制約問題,促進藥品監管事業發展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天津市藥品監督管理局將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決策部署,把學習貫徹《實施意見》作為重要政治任務,細化落實措施,加強聯動協作,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全面提升天津藥品監管現代化水平。
完善體系機制,努力實現藥品監管治理體系現代化
完善監管協調機制,打造事權明晰的藥品監管“天津模式”。完善市、區藥品安全監管網絡,建立健全全市藥品安全監督檢查、稽查執法、教育培訓、應急處置等工作聯動平臺。深化京津冀區域協同監管,推動京津冀藥品領域信用聯動合作、“嚴重失信人名單”互認合作,實現跨區域、跨領域信用聯合懲戒。強化跨區域監管協作,探索與其他省市合作開展統一檢查標準、統一組織檢查員培訓、跨區域抽調檢查員檢查等工作。
健全法治體系,建設統一規范、權責明確、公正高效、法治保障的藥品監管格局。健全藥品監管法治體系,推進行政執法標準化建設,建立健全行政處罰裁量權基準制度,深入推進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落實。健全權力運行監督機制,建立常態化監督制度,加強行政執法事中事后監督,完善和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
完善應急管理體系,夯實藥品安全應急防火墻。完善應急預案、應急體制、應急機制、應急法制,基本建成統一指揮、分級管理、協同高效、應對科學和覆蓋全市各級藥品監管機構的藥品應急管理體系。強化新型藥械產品、特別是重大傳染病體外診斷試劑、疫苗、抗體藥物的快速檢驗評價能力。
完善社會共治體系,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藥品安全治理新格局。加強政府監督作用,全面推進陽光政府建設。完善多部門監管協同機制,持續推動“三醫聯動”,加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統籌社會各界資源,完善藥品專家外聘制度,建立覆蓋藥品監管各領域的專家庫。廣泛開展科普宣傳,加大對“兩法兩條例”及配套規章的宣貫,做好“兩品一械”熱點事件的正確輿論引導。
提升科學監管能力,全面建立專業化技術支撐體系
推進監管科學研究,精準打造藥品監管“天津標準”。打造監管科學研究重點優勢領域,加強天津中藥監管科學研究中心、天津市藥品監管科學研究會和天津市細胞藥品監管科學研究中心建設,推進天津市監管科學政策研究、技術創新、人才培養。積極參與《中國藥典》《中藥配方顆粒質量標準》制修訂和“兩品一械”50余項標準制修訂。
加強職業化專業化隊伍建設,打造業務精湛的藥品監管“天津鐵軍”。積極擴充檢查員隊伍規模,重點吸收具有GMP、GSP等檢查資格的專業技術人員,聘請符合資格條件的外部專業技術人員。不斷提升檢查員能力水平,探索形成檢查員崗前培訓、轉任培訓、“模塊化”培訓、日常培訓和繼續教育等多層次的培養機制,建立教、學、練、檢一體化檢查員實訓基地。健全完善檢查員相關制度,實行崗位聘用、分級管理。
加強審評查驗能力,建設“高效協作、包容審慎”的國內先進審評查驗中心。加強與高校合作,建設“全國一流”的藥品審評查驗中心;著力構建“一個中心、兩條主線、六大方向、一個目標”的“1261遠景規劃”初始藍圖,建設“全國領先”的醫療器械審評查驗中心。
強化檢驗檢測能力,建立“監檢結合、專業突出”的高水平檢驗檢測機構。結合產業集群定位探索“片區出硬件+藥檢出技術”的協同發展新模式,打造“監檢結合,技術過硬,特色突出”的“對標國際,國內一流”藥品檢驗檢測機構。聚焦基礎性研究、技術創新和復檢能力建設,緊跟尖端醫療器械發展方向,提升醫療器械檢驗新技術、新方法、新標準科研能力,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打造“致力專業領航,創建國際一流”的天津市醫療器械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加強藥物警戒制度推進實施,守好安全風險隱患排查一線堡壘。加強藥物警戒體系和能力建設,構筑職責清晰、分工明確、系統完善、運轉高效的市區兩級藥物警戒體系;建立一支由監管、審批、審評、監測、檢驗檢測、醫療機構、醫藥院校、行業專家等人員組成的藥物警戒專家庫。
持續加強監管執法,保障藥監工作“守底線、追高線”
“嚴”字當頭開展“最嚴”監管。把“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貫徹到藥品安全工作始終,保持執法辦案高壓態勢。堅持“有案必查、查案必嚴”,綜合運用行政強制、行政處罰、聯合懲戒、移送司法機關等手段,依法懲處違法違規問題,震懾違法主體和不法分子。
持續加強高風險重點產品監管。嚴格開展疫苗監管,對疫苗生產企業開展全覆蓋巡查、檢查,嚴格實施疫苗企業駐廠監管。深入開展疫苗國家監管體系(NRA)評估工作,高水平通過世衛組織疫苗監管能力全項自評估。加大對血液制品、注射劑、植入性醫療器械等高風險產品等其他重點產品監管。同時,嚴把研發、生產、經營、使用、網絡銷售等各個環節,強化藥品全生命周期管理。
大力推進智慧監管,構建天津藥品安全數字化管理新格局。以疫苗、血液制品、特殊管理藥品和集中采購中標品種先行為原則,以全藥品“一物一碼、物碼同追”為目標,構建藥品智慧監管平臺一體化,助力醫藥產業發展。依托智慧監管一體化平臺,推進藥品監管大數據應用,建立天津藥品監管云,實現數字化管理。依托基于區塊鏈的“互聯網+藥品監管”安全核心技術,完善網絡信息安全體系,筑牢藥品安全防線。
深化改革創新,推動天津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深化審評審批制度改革,“規范、便利、高效”地服務天津產業發展。改革醫療機構制劑審評審批模式,完善注冊審批(備案)、技術審評、實驗室復核三位一體的審批(備案)機制。持續優化政務服務。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按照政務窗口“一口進,一口出”、技術單位現場檢查、審批與監管有效銜接等原則,建立完善政策制定、行政審批、技術審查相互配合的政務服務新模式。
加強技術融入,實現天津產業集群發展與藥監能力提升“雙贏”。圍繞重點招商項目強化幫扶、技術支持、重點指導、聯合施策,持續釋放政策“紅利”,加強技術融入,助力園區集群發展。圍繞中藥、細胞治療產品、高端醫療器械、化妝品等產業領域,打造集“產品研發、中試轉化、生產制造、制劑服務”于一體的高水平生物醫藥專業支撐平臺。支持生物醫藥中小微企業“專精特新”發展。
促進中藥傳承創新發展。支持挖掘名老中醫經典名方、醫療機構中藥制劑資源,推進現代化中藥制造發展,實現產業規模、發展質量雙提升,強化天津市藥品市場競爭力,形成具有天津市特色的中醫藥產業集群,打造天津中醫藥產業名片。完善與國家藥監局的快速銜接機制,協助天津市中醫藥品牌企業做好藥品注冊與中藥品種保護。(天津市藥品監督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王栩冬)
(責任編輯:張可欣)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每周醫藥看點(9月22日—28日)
國家藥監局藥品和醫療器械審評檢查京津冀分中心、華中分中心、西南分中心掛牌成立;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聯合發布通知,公開征集2025年度計量支撐產業新質生產力發展項目,... 2025-09-28 14:16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33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082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