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最新《食品安全法》的立法目的和背景嗎?
【法律條文】
第一條 為了保證食品安全,保障公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制定本法。
【案例解讀】
李某經營著一家小水果店,由于其店所在郊區(qū),交通比較閉塞,所以生意一直不好,為了增加收入,李某從外地運來青棗,先在燒熱的水中焯一遍,然后將焯過水的青棗倒入水池里,加入糖精鈉、甜蜜素、苯甲酸鈉等添加劑進行浸泡,制成“糖精棗”,賣給消費者。2016年9月1日,根據群眾舉報,當地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經過縝密調查,當場查獲“糖精棗”100千克。當今社會一些人為了利益,不顧消費者的食品安全,采取不法手段,給人們的飲食安全帶來了巨大隱患。
【我要提問】
你了解最新《食品安全法》的立法目的和背景嗎?
【專家說法】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問題一直是公眾最關心的話題之一。新修訂的《食品安全法》從2015年10月1日起施行,堪稱“史上最嚴”的食品安全法,2009年實施的是10章104條,新修訂的是10章154條,內容增加了50條。新法體現(xiàn)出史上“四個最嚴”和“十大亮點”,并發(fā)出這樣一個信號:要用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jiān)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確保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四個最嚴◇
一是突出民事賠償責任。新法明確規(guī)定接到消費者賠償要求的生產者或經營者應當先行賠付,不得推諉;完善了問題食品的懲罰性賠償金制度,消費者除可要求賠償損失外,在原法可要求價款10倍的索賠選項之外,增加了損失3倍的選擇標準,同時確立了1000元的最低賠償金制度;完善了相關責任主體的連帶責任制度。
二是強化和完善行政處罰手段。對食品安全犯罪增加“終身禁入”的資格罰規(guī)定,大幅度提高罰款額度,增加拘留的行政處罰措施;對用非食品原料生產食品等嚴重違法行為的責任人,以及使用劇毒、高毒農藥的行為,新法增加規(guī)定公安機關可以給予拘留。
三是完善食品安全領域的行刑銜接問題。新法新增了部分違法行為情形,并對各類違法生產經營行為進行了適當的分類調整,同時全面抬高了違法行為的責任幅度。據悉,刑法修訂的相關準備工作已經在進行。
四是強化了監(jiān)管者的責任。新法明顯加強了對地方政府負責人和食品安全監(jiān)管人員的問責機制。依照規(guī)定的監(jiān)管職責逐項設定相應的法律責任,細化處分規(guī)定;同時針對原法中引咎辭職的原則性規(guī)定明確了適用情形,并將引咎辭職問責機制的適用范圍從食品安全監(jiān)管部門負責人擴展到了地方政府主要負責人。
◇十大亮點◇
亮點一:食品安全可全程追溯
新法規(guī)定:食品生產經營者應當依照本法的規(guī)定,建立食品安全追溯體系,保證食品可追溯。國家鼓勵食品生產經營企業(yè)采用信息化手段采集、留存生產經營信息,建立食品安全追溯體系。國務院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部門會同國務院農業(yè)行政等有關部門建立食品安全全程追溯協(xié)作機制。
亮點二:果蔬茶藥禁止劇毒、高毒農藥
新法規(guī)定:禁止將劇毒、高毒農藥用于蔬菜、瓜果、茶葉和中草藥材等國家規(guī)定的農作物,違者由公安機關予以拘留處罰。
亮點三:嬰幼兒配方食品生產全程質量控制
新法明確:嬰幼兒配方食品生產企業(yè)應當實施從原料進廠到成品出廠的全過程質量控制,對出廠的嬰幼兒配方食品實施逐批檢驗,保證食品安全。生產嬰幼兒配方食品使用的生鮮乳、輔料等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等,應當符合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規(guī)定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保證嬰幼兒生長發(fā)育所需的營養(yǎng)成分;生產企業(yè)應當將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產品配方及標簽等事項向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部門備案;產品配方應當經國務院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部門注冊。
亮點四:保健食品標簽不得涉及疾病預防、治療功能
針對保健食品,新法明確要求:保健食品的標簽、說明書不得及疾病預防、治療功能,并聲明“本品不能代替藥物”。
亮點五:網上賣食品必須“實名制”
新法明確要求: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應當對入網食品經營者進行實名登記,并嚴格審查相關許可證。消費者買到了問題食品,首先可以向食品經營者索賠,如果第三方平臺不能提供食品經營者實名信息、地址和有效聯(lián)系方式的,就由第三方平臺先賠償,然后第三方平臺自己想辦法去找食品經營者追償。
亮點六:生產經營轉基因食品按規(guī)定標示
對于同樣廣受關注的轉基因食品,新法增加規(guī)定:生產經營轉基因食品應當按照規(guī)定進行標示,否則最高可處以貨值金額5倍以上10倍以下罰款,情節(jié)嚴重的責令停產停業(yè),直至吊銷許可證。
亮點七:添加劑不許可不得生產
新法規(guī)定:國家對食品添加劑生產實行許可制度。從事食品添加劑生產,應當具有與所生產食品添加劑品種相適應的場所、生產設備或設施、專業(yè)技術人員和管理制度,并依法取得食品添加劑生產許可。
亮點八:只要有危險食品就得召回
新法規(guī)定:食品生產者發(fā)現(xiàn)生產的食品不符合安全標準或有證據證明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的,應當立即停止生產,召回已經上市銷售的食品,通知相關生產經營者和消費者,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部門認為必要的,可以實施現(xiàn)場監(jiān)督。
亮點九:實行10倍價款懲罰性賠償
新法規(guī)定: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銷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銷售者要求支付價款10倍的賠償金。
亮點十:新增行政拘留處罰,大幅提高罰額
新法對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經營病死畜禽,違法使用劇毒、高毒農藥等屢禁不止的嚴重違法行為,增加了行政拘留的處罰,如有上述違法情形,情節(jié)嚴重的,吊銷許可證,并可以由公安機關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負責人員處5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
對食品安全違法行為,大幅提高罰款額度,比如對生產經營添加藥品的食品,生產經營營養(yǎng)成分不符合國家標準的嬰幼兒配方乳粉等違法行為,此前的《食品安全法》規(guī)定,最高可以處罰貨值金額10倍的罰款,但是新修改的《食品安全法》規(guī)定最高可以處罰貨值金額30倍的罰款。
【一句話點評】
為了保證食品安全,保障公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制定了新的《食品安全法》。
(責任編輯:齊桂榕)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監(jiān)督食品安全問題要靠新聞媒體嗎?
新聞媒體通過曝光和宣傳的方式維護食品安全秩序,既是法律所規(guī)定的義務,也體現(xiàn)了其作為傳播事實和真相的媒介應當具備的職業(yè)素質。媒體也應當本著尊重事實的態(tài)度進行報道,不能任意夸大和扭曲客... 2020-05-18 16:24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33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082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y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