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公眾十大用藥提示”發布
中國食品藥品網訊(記者郭婷) 10月17日,中國藥學會在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主辦的2019年“全國安全用藥月”啟動儀式上,發布了“2019年公眾十大用藥提示”。這也是中國藥學會連續第六年在“全國安全用藥月”期間發布公眾安全用藥知識。
中國藥學會副理4E8B長兼秘書長丁麗霞介紹,“2019年公眾十大用藥提示”分別是:家庭藥箱常整理,安全儲藥很重要;藥名相近藥效遠,服藥需要看分明 ;兒童發燒需降溫,合理使用退燒藥;多藥共用須謹慎,提高用藥依從性;激素治療應注意,合理使用是良藥;改善骨質疏松癥,不能僅依靠補鈣;服華法林需監測,抗血栓要遵醫囑;科學應對心絞痛,硝酸甘油要用對;規律服用降壓藥,生活方式做輔助;長期服藥要復診,根據病情來調整。據悉,上述十大用藥提示,是今年中國藥學會從征集的108條安全用藥知識點中,結合臨床經驗和公眾關切梳理得出。
中國藥學會有關專家表示,家庭藥箱方便自我藥療,但如果管理不好,家庭藥箱卻可能變成藥品過期浪費、藥物濫用、誤服誤用的“大禍害”,有兒童和老年人的家庭更要重視家庭藥箱的安全管理,避免意外事件的發生。專家建議,家庭藥箱應做到“分類擺放有學問,存放位置要講究,定期整理有必要”。同時,家庭藥箱僅限于應急,對于不能確診、癥狀較重、病情變化較大、用藥后短期癥狀無改善、同時服用多種藥物的患者,應及時去醫院就診或咨詢藥師等專業人士。
孩子一發燒,家長就緊張。專家表示,發燒是免疫系統對病原菌做出的積極反應。如果發燒的溫度過高,如已超過38度,則不可再盲目穿衣捂汗,低齡的兒童體溫調劑機制較弱,汗腺發育的不完全,可能會造成越捂越熱,引發兒童呼吸困難等危險。若體溫超過38.5攝氏度,則可以使用退燒藥降溫。不過,專家強調,兒童常用退燒藥有布洛芬和對乙酰氨基酚,這兩種藥不可混合服用,且一天用藥不要超過4次。如果用藥后體溫還是沒有下降的趨勢,需及時就醫。
丁麗霞強調,安全用藥提倡“能少用藥就少用、能不用藥就不用”。為了加強老年人合理用藥,專家提示,多種藥物同服可能會產生相互作用,老年人服藥應做好用藥記錄,避免多服、漏服、誤服,也避免不同的醫生開具作用相同的藥品。用藥依從性對老年人慢性病的治療非常重要,老年人用藥一定要遵照醫囑,若想參考他人的用藥經驗,最好先咨詢醫生和藥師看是否適合自身的情況。
針對公眾對使用激素的誤讀,專家強調,在醫生和藥師指導下合理使用,激素也是治療疾病的良藥。患者需要了解激素使用的注意事項,但不必談激素色變,以免延誤了疾病治療的最佳時機。預防不良反應發生的最佳方式是遵醫囑短期、適量使用腎上腺糖皮質激素治療。同時注意,應根據患者所患疾病特點選擇適當的激素品種和劑型;口服用藥時間盡可能符合激素的生理分泌規律;吸入后立即用清水漱口可減輕或避免局部不良反應;停藥時,應采取逐漸減量的方式,避免突然停藥導致的病情反跳;長期使用激素需嚴格執行醫囑,定期復查。
丁麗霞強調,普及安全合理用藥知識、增強公眾安全合理用藥的意識、形成良好的用藥習慣,是促進公眾健康、實現健康中國戰略的重要一環,需全社會共同努力。
(責任編輯:郭厚杰)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每周醫藥看點(9月22日—28日)
國家藥監局藥品和醫療器械審評檢查京津冀分中心、華中分中心、西南分中心掛牌成立;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聯合發布通知,公開征集2025年度計量支撐產業新質生產力發展項目,... 2025-09-28 14:16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33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082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