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首個零售藥房智慧監管系統上線
本市首個零售藥房智慧監管系統日前在徐匯區上線,借助信息技術手段,執業藥師“掛證”、不盡職等“老毛病”有望杜絕。
徐匯區行政服務中心內,一塊智慧監管屏上顯示著徐匯區152家零售藥房的名稱、地址、銷售數據、檢查情況、投訴舉報情況等實時信息。操作人員隨機點擊其中一家零售藥房——上海益豐豐谷大藥房有限公司,其在崗藥師當天“打卡”情況便顯示出來。
據介紹,徐匯區所有零售藥房被要求將注冊藥師的身份信息、照片與藥店綁定,并上傳至零售藥房智慧監管系統。每天上下午各一次,在崗藥師必須面對店內的攝像頭“打卡”,由系統與平臺已存取的記錄比對,如果藥店營業后無藥師打卡,或打卡藥師非該藥店注冊藥師,系統將顯示預警,市場監管部門會派員核查,確保藥師在職在崗。
除了對零售藥房進行精細化管理,智慧監管系統還能實時預警異常購藥行為。
因部分特殊藥品含麻黃堿復方制劑,有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成為制作新型毒品的原料。智慧監管系統有一項針對特殊藥品購買行為的監控預警功能。系統顯示,某天13時05分、14時12分,一位消費者分別從上海匯豐大藥房有限公司佛慈堂國藥號、上海匯豐大藥房有限公司田林路店各購入兩盒“泰諾”感冒藥,系統隨即于14時12分跳出藍色預警。
“預警分4個級別:藍色、黃色、橙色、紅色。”徐匯區市場監管局副局長高吾名說,上述消費者由于在一天內在不同點位購買超過2個最小包裝的特殊藥品,被系統視為需要引起關注的事件,發出預警;隨著短時間內購買特殊藥品數量及地點的增加,以及與實際用藥量不符程度的加劇,預警級別將逐漸升高。黃色預警時,市場監管部門將把相關信息推送給禁毒部門及公安機關,對購藥人進行核查;紅色預警時,公安機關將直接介入。據統計,系統試運行半年來,已有6次藍色預警、3次黃色預警。
業內人士坦言,以往都靠藥師查驗核對購藥者信息,手工登記藥品名稱等信息,很難確認身份證真偽及人、證是否一致。對于一人多店購買、一人多證購買等情形,也沒有辦法去發現。借助新的監管系統,用藥安全更有保障。
(責任編輯:)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江西食安監管“用機器換人”
近日,江西省政府辦公廳印發2019年下半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提出要運用“互聯網+”、物聯網等技術,逐步推動食品安全監管“用機器換人”,發揮智慧監管作用,提高食品安全風險管理能力。 2019-09-02 14:23關于國產非特殊用途化妝品備案后檢查工作的思考
目前,國產非特殊用途妝品占據了我國非特殊用途化妝品大半的市場份額。此類化妝品,工藝相對簡單,生產銷售門檻較低,在為經濟發展作出巨大貢獻的同時,也成為消費糾紛的高發區域,需要監管部門... 2019-07-24 16:06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33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082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